安定郡
古地名。秦属北地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分置。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汉迁至临泾(今甘肃泾川北),魏、晋因之。原为戎狄居地,郡有乌氏、月氏道,因其族人居于此得名。又有“昆夷旧壤”说,绲夷曾在此活动。汉置安定属国,安置匈奴浑邪、休屠部降众。西汉时已有羌人迁居于此,东汉迁羌人于内郡,这里是主要地区之一。永初元年(107)后历次羌民起义,郡内羌人不断增加。魏、晋时部分鲜卑人迁于此。北周分置泾、原2州,唐元和(827—835)以后属渭州。宋、金改为平凉府。
古地名。秦属北地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分置。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汉迁至临泾(今甘肃泾川北),魏、晋因之。原为戎狄居地,郡有乌氏、月氏道,因其族人居于此得名。又有“昆夷旧壤”说,绲夷曾在此活动。汉置安定属国,安置匈奴浑邪、休屠部降众。西汉时已有羌人迁居于此,东汉迁羌人于内郡,这里是主要地区之一。永初元年(107)后历次羌民起义,郡内羌人不断增加。魏、晋时部分鲜卑人迁于此。北周分置泾、原2州,唐元和(827—835)以后属渭州。宋、金改为平凉府。
契丹科举制度,有乡、府、省三试之设。凡乡中,曰“乡荐”。
见“绕家”(1784页)。
书名。两广地方志及民族志。2卷。清吴震方(字青坛,浙江石门人,汉族)撰。康熙年间(1662—1722)成书。为两广游记。其中卷上记山川、民族、时事,涉及瑶族、壮族习俗颇详,如云:“壮种与瑶异类,……花
?—570东魏、北齐大臣。字佛仁。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古城)人。鲜卑娄氏(匹娄氏,原为吐谷浑属部)。魏南部尚书娄拔子,北齐神武明皇后※娄昭君之侄。幼孤,被叔父太原王※娄昭所养。善骑射,有武干。初为
?—1760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理藩院尚书※阿灵阿之子。乾隆二年(1737),由三等侍卫袭其祖遏必隆一等子爵。五年(1740),授镶黄旗蒙古副都统,调热河副都统。九年(1744),擢奉天
即“董合亦惕”(2186页)。
见“于越”(58页)。
参见“俄惹”(1684页)。
约1684—1753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东科尔呼图克图五世。生于青海尖扎县。随察罕诺门罕出家受具足戒。雍正元年(1723),青海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举兵反清,因喇嘛同情,寺庙遭到破坏,避居于叶尔
古族名。东汉初分布于筰都地区(今四川盐源一带)牦牛夷徼外(汉源以西大渡河一带)。源于古羌人,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渊源关系。永平年间(58—75),在益州刺史朱辅的宣抚下,牦牛徼外的白狼、槃木、唐菆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