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夜婚

夜婚

旧时部分壮族婚俗。亦称火把婚。流行于广西凌云县城及其附近。平民婚娶,白天不能举行婚礼,必须等到深夜,方能点着火把将新娘送到新郎家举行婚礼。相传此俗起于岑氏土司统治时代,土官规定土民婚前要将新娘送到土官衙门“服役”3天,方能过门举行婚礼。土民为反抗土官的这种特权,逃避土官凌辱,就在深夜悄悄举行婚礼。久之,乃相沿成俗。新中国建立后,已革除。

猜你喜欢

  • 蚩尤

    古代九黎部落首领。传说有兄弟81人(81个氏族),能制造刀戟弓弩等兵器,能呼风唤雨,勇猛善战。曾与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争斗不已。后兵败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被黄帝所杀。其冢在今山东东平县。有谓乃“南

  • 嫩江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西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治所即今嫩江县。辖域东西400余里,南北600余里。东界瑷珲厅,西接西布特哈,南连讷河厅,北临漠河厅。六朝以前沿革同※龙江府。隋属南室韦地。唐

  • 文武仁圣昭孝皇帝

    见“耶律宗真”(1315页)。

  • 尹怀昌

    唐末五代时南宁州领主之一。都云(今贵州都匀)人。壮族(一说布依族)。与莫彦殊分别割据南宁州(今贵州惠水南)。后晋天福五年(940),归附楚王马希范。北宋时,龙、方、张、石、罗五姓领主崛起,取代尹、莫两

  • 闸撒狘

    辽代官名。契丹语音译。《辽史·国语解》谓“抹里司官,亦掌宫卫之禁者”。应历十四年(964),矧思任此官,所隶死罪以下得专之。

  • 游牧喇嘛

    清代内、外蒙古地区喇嘛僧人的概称。清朝为实行分治,对凡在内、外蒙古地区的佛教僧人概称之为“游牧喇嘛”,以与其他地区僧人相区别。内外蒙古佛教事务由清理藩院和驻库伦办事大臣协同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内

  • 太和官

    契丹王朝所置官卫名。契丹语称作“阿思斡鲁朵”(“阿思”意为“宽大”,“斡鲁朵”意为“宫”)。为辽道宗※耶律洪基所置宫名。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

  • 阿佩

    唐代罗甸王。系汉牂牁“黑卢鹿”默部第四十七世首领,称“鬼主”。开成元年(836)内附。会昌(841—846)中,封袭罗甸王,世有罗甸(今贵州省南部罗甸县地区),为贵州彝族先民之一支。

  • 却英多吉

    1604—1674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世活佛。又作噶玛巴·却英多吉。藏族。生于青海果洛堪希塘。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被迎入寺院学经。次年,举行戴冠典礼,随巴卧祖拉嘉措在拉钦寺受戒,得阅甘珠

  • 剑川城

    古城名。唐代南诏王异牟寻于贞元十年(794)进攻浪穹诏,击破剑川,设剑川节度使于此城(治今云南剑川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