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塔塔尔语

塔塔尔语

我国塔塔尔族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奇台等地,使用人口1千多。塔塔尔语在类型上属粘着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10个元音音位,除有前高展唇元音i外,还有一个前高展唇元音i;单音节和多音节词第一音节的a有时有唇化现象;元音没有发生过明显的“变窄”或“展宽”变化;元音的部位和谐较为严整,唇状和谐较松;有24个辅音音位;固有词词首一般不出现复辅音,词尾有少量的复辅音出现;词重音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般落在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在语法方面,名词有数、格、领属性人称和谓语性人称等范畴;形容词分性质形容词和关系形容词两类,性质形容词多数不带构词附加成分;部分形容词有级的变化,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量词不很发达,数词通常可以直接用于名词之前;动词有态、式、时、人称和数的范畴及形动词、付动词、动名词等形式;有一定数量的后置词;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一宾语一谓语。修饰语位于中心语之前。在词汇方面,大部分根词都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构词的主要方法是派生法,其次是合成法;借词主要来自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伊朗语等,其中以阿拉伯语和俄语借词为多。原苏联境内有自称为tatar的民族,和我国塔塔尔族自称相同。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鞑靼自治共和国、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西伯利亚的西部和中亚等地,人口664.9万(1989)。其中有553.2万人使用自己的语言。汉文习惯上把这部分人称作“鞑靼”,把他们的语言称为“鞑靼语”。鞑靼语和中国的塔塔尔语有一定差别。分三个主要方言:中心方言(或称中部方言)、西部方言(或称米沙尔人的方言)、东部方言(或称西伯利亚鞑靼人的方言)。此外,还有一些土语。中心方言是现代鞑靼标准语的基础方言。鞑靼人过去曾使用过阿拉伯字母,1929年转用拉丁字母,1939年改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猜你喜欢

  • 尉迟炽繁

    566—595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鲜卑尉迟氏。蜀国公尉迟迥之孙女。有姿色。初适杞国公宇文亮子西阳公宇文温,以宗妇例入朝,为赟逼幸。及亮反,温被诛,被召入宫,拜为长贵妃。大象二年(580)三月,立为天

  • 北魏神元皇帝

    见“拓跋力微”(1359页)。

  • 军须扉

    ?—前93?西汉时乌孙昆莫(王)※猎骄靡嫡孙。官号岑陬。父早逝,嗣立为太子。叔父大禄自恃雄强善将,以不得代太子位,怀怨,结众欲攻之,其祖父遂以万众与之,令别居。自是,乌孙国分为三,与猎骄靡、大禄各领万

  • 门强

    藏语音译,意为“流浪不定的人”,又称“打雪猪的人”。解放前四川甘孜藏区德格地区由※差巴(支差的人)和※科巴(意为“需要的人”,有属民之意)分出来的一个社会阶层。流浪的“阁帕尼屏”亦称之。无家产,无固定

  • 达赞东斯

    吐蕃大臣。出身聂氏家族。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为吐蕃七大贤臣之第七人。奉赞普命,制定发展吐蕃牧业的法规,令吐蕃每户属民保管并饲养马、犏牛、母黄牛、公黄牛各一头。首倡夏季割草晒干,以

  • 西域都护

    官名。宣帝神爵三年(前59)置。为汉驻西域最高地方长官。职责主要为保护屯田,兼护南北两道。官署称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策大雅附近)。直属中央政府,由汉廷委派骑都尉或谏大夫担任,秩比2千石

  • 三执官

    唐代吐蕃职官名。简称“三执”,音译“岑松”。据《德乌佛教史》载,“三执官”例由达氏、娘波氏、垂特氏贵族分任,其职能是:达氏掌管帐篷业,娘波氏掌管铁业,垂特氏掌管禽类业。《贤者喜宴》仅载达氏掌帐篷业,余

  • 紫玉浆

    元代蒙古宫廷饮料。对西域葡萄酒的美称,喻其色如紫玉般珍奇美好。成吉思汗及其后人西征,从中亚等地获得大量葡萄酒,饮之甘美。此后令西域诸国进献,作为诸王、宫廷的饮料。元代被宫廷列入“八珍”,供御用膳及“诈

  • 春浴

    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民间传统习俗。春节(盍什)期间,人们携带年食、行李从各自村寨聚集到有温泉的地方,搭起帐篷,住上3至7天,每天在温泉中洗浴,有的一日洗浴五六次之多。认为只有如此反复洗浴,才能消除疾病,

  • 主格黎

    古代蒙古萨满教祭祀习俗。古蒙古语音译,意为“以竿悬肉祭天”。据《蒙古秘史》记载,早在成吉思汗的第十世祖孛端察儿(蒙古孛儿只斤氏始祖)以前就流行此习俗。祭祀时,全氏族的成员会聚在一起,将牲畜(或野兽)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