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地斤泽

地斤泽

又名铁斤泽。地名。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诺尔,南距夏州(今陕西静边北白城子)3百里。有水草,便畜牧。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不愿入宋为质,抗宋自立,与亲信用计逃匿其中。同年,由此攻夏州。熙宁元年(984)被宋将曹光实袭破,母与妻被俘。后继迁诱杀曹光实,占据银州(今属陕西米脂)。淳化二年(991)战败,复奔此地,以为基地,后渐强大。

猜你喜欢

  • 太白山

    今长白山在唐代的名称。亦曰白山。晋以前称不咸山、盖马大山,南北朝至隋号从(徒)太山或太皇(《魏书》作大白)山。靺鞨族分布此山以北地区,其著名七部中有白山部,因居该山北麓而得名。辽金时始称长白山。

  • 赞普

    吐蕃君主称号。亦作赞府、篯逋。《新唐书·吐蕃传》:“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藏史称“赞普”为“btsan po”、“btsadpo”,汉译作“天子”。一说6世纪时,囊日松赞(吐蕃王

  • 时健俟斤

    见“特健俟斤”(1874页)。

  • 镇康御夷州

    云南土司名。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其辖境“东至孟琏,南至孟定,西至潞江,北至大侯”,即今云南镇康县境及其附近地区。旧名石甸,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镇康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

  • 杜马

    门巴语音译。旧时门巴族祈盼儿童健康成长的习俗。流行于西藏门巴族部分地区。给小孩理发后,把剪下的头发收在一起揉成团,挂在孩子胸前,称“杜马”。意为使孩子平安长大。

  • 韩王

    辽封爵。保宁五年(973),景宗追封皇后祖胡母里为韩王;统和二十九年(1011),南院大王耶律室鲁受封;重熙(1032—1055)中,中书令萧朴由恒王改封;六年(1037),致仕太师张俭特封;十一年(

  • 食不兀勒札儿

    蒙古族传统婚俗。出自《蒙古秘史》,《元史·太祖纪》作“饮布浑察儿”。“不兀勒札儿”或“布浑察儿”为蒙古语音译,意为“羊的喉颈”。加动词“食”或“饮”即为“吃羊喉颈肉”。因羊喉颈的筋骨肉坚韧、耐嚼,且不

  • 胡如布

    一种小型的半地穴式住所。赫哲语音译,意为小型地窨子。旧时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多作为冬季住房。一般向地下挖2—3尺深长方形坑,大小依人口多少而定;顶上用一二根粗木作梁,搭上檩、椽,支起楔

  • 元大汗

    见“拓跋那” (1356页)。

  • 内火器营

    参见“火器营”(3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