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回屯

回屯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屯田。乾隆二十五年(1760),阿克苏办事大臣阿桂奉命率兵至伊犁驻扎屯田时,又从阿克苏、乌什、赛里木、拜城、库车、沙雅尔等地迁移维吾尔族农民300户,安置在伊犁河南海努克(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垦荒种地。后复陆续从南疆各地移民。三十三年(1768),移民增至6383户,清政府将其分置9屯,使驻固尔札宁远城(今伊宁市),设阿奇木伯克辖之。嘉庆九年(1804),又增4屯。屯户由官府发给口粮、种籽和农具,授田计户不计丁,计种籽不计亩。每户每年种大麦、小麦各1石,谷黍5斗,秋后纳粮16石6斗6升,余归屯户所有,以资养瞻。

猜你喜欢

  • 济尔玛泰卫

    见“只儿蛮卫”(551页)。

  • 开天弘圣帝

    金代对长白山山神的封号。金明昌四年(1193)十月,章宗御大安殿,备衮冕、玉册、仪物,用黄麾立仗800人,行仗500人,以此封号册封长白山山神。

  • 岁班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萨尔布卫,并说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北120里有萨尔布河,又有萨尔布窝集、萨尔布屯。

  • 李若虚

    约1756—1824清代诗人。字实夫。四川成都人。回族。原籍浙江钱塘,幼时随父入川,为舅父马秋药所钟爱,因又姓马。好咏吟,文才出众,年虽弱冠,即有《梅蕉山房诗课》、《蕉缘轩诗抄》等作品问世。乾隆四十二

  • 汝凤川番

    藏族古部名。见于《元史·世祖纪》。元代分布于威州(属宣政院辖地,在今四川阿坝地区汶川县一带,治汶川西北)汝凤川。元至元七年(1270)五月,汝凤川番族8千户内附,其酋长入朝,授宣命,赐金符。

  • 喀喇沁部

    蒙古部名。《明史》又译作“哈剌嗔”。成吉思汗功臣济拉玛(者勒蔑)七世外孙和通姓乌梁罕氏,有众6千户,游牧于额沁河,始称所部为喀喇沁。后金天聪二年(1628),察哈尔林丹汗虐其部,和通后裔苏布地与万丹卫

  • 泰不华

    1304—1352元朝大臣、史学家、诗人。字兼善,号白野。初名达普化(又作达溥化、达不华),元文宗赐今名。祖籍波斯(今伊朗)人。蒙古军西征时来华,世居白野山。因父宦台州(今浙江临海县),遂居其地。幼好

  • 时健俟斤

    见“特健俟斤”(1874页)。

  • 克孜库瓦尔

    哈萨克族民间娱乐活动之一。哈萨克语音译,意为“姑娘追”。柯尔克孜族也有类似活动,但内容相反,是“追姑娘”。一般在节日或喜庆时举行。活动开始时,年轻的男女骑手在选好对手后,先并辔慢步而行。在走向起跑点途

  • 亦启烈

    即“亦乞列思”(8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