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本
藏语喇嘛墀本的简称,意为“僧人万户”。元代乌思藏地方帕木竹巴郎氏家族万户的自称。元宣政院所辖乌思(前藏)、藏(后藏)十三万户中,帕竹万户(《元史》作伯木古鲁万户)领地在今西藏乃东地区,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帕竹支系之丹萨替寺寺主扎巴仁钦(1250—1310),得帝师及镇西武靖王之支持,受封帕竹万户,以喇嘛身分任万户之职、遂称“喇嘛墀本”,简称喇本。
藏语喇嘛墀本的简称,意为“僧人万户”。元代乌思藏地方帕木竹巴郎氏家族万户的自称。元宣政院所辖乌思(前藏)、藏(后藏)十三万户中,帕竹万户(《元史》作伯木古鲁万户)领地在今西藏乃东地区,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帕竹支系之丹萨替寺寺主扎巴仁钦(1250—1310),得帝师及镇西武靖王之支持,受封帕竹万户,以喇嘛身分任万户之职、遂称“喇嘛墀本”,简称喇本。
于越人。传说先世为越王子孙,因避楚,举族迁丹阳乡,更姓梅。周末,散居湘沅。秦时,随族人徙南海台岭。秦末,番阳令吴芮叛秦,甚得民心。闻知,令族人户出壮丁1人,“编为什伍”,投奔吴芮,劝芮
见“真寂寺”(1819页)。
1877—1943近代新闻家。字伯年。天津人。回族。清末秀才,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聘为天津《大公报》第二任主笔。曾撰文评击袁世凯。宣统三年(1909),自办《民兴报》,宣传鼓吹君主立宪,后又创办
旧时纳西族社会的基层组织。纳西语音译。意为“住宅”,引伸为“亲族”之意。流行于云南永宁纳西族地区。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结成的※斯日(女儿氏族)。由于生产发展,人口增长,分裂为若干独立的生产、生活单位—衣社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一次战役。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噶尔丹统兵3万,窜入内蒙古汛界乌尔会河东地区劫掠,与清理藩院尚书阿尔尼军相遇,交战。阿尔尼先以蒙古勇士200余出击,复令喀尔喀兵500百夺
东汉时夫余国王。汉永宁元年(120)以夫余王嗣子至汉廷贡献,安帝赐以印绶金彩。建光元年(121),高句骊王宫率马韩、貊数千人围攻玄菟郡,奉父命,将兵2万,与汉州郡并力讨破之,斩500余
见“释鲁”(2259页)。
见“耶律图鲁窘”(1326页)。
清代诗人、画家。字绳武。甘肃兰州府狄道州(今临洮)人。回族。幼从师就读,家贫辍学。稍长,以经营小商贩为生。乾隆(1736—1795)年间,参加甘肃名诗人组织之“洮阳诗社”,发奋学诗。时有佳句,甚得社主
即“阿答里急”(1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