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哥巴文

哥巴文

我国纳西族曾使用过的一种音节文字。“哥巴”是纳西语“弟子”、“徒弟”的意思。因为哥巴文创制于东巴文之后,又有不少字来源于东巴文的简化形式,所以改名“哥巴”,表示以东巴文为师的意思。有的学者认为哥巴文早于东巴文,也有人认为东巴文中的图画文字产生最早,其次是哥巴文、东巴文中一字一音的象形文字出现最晚,它是在哥巴文的影响下产生的。从几种类型文字所写的经书种类和册数看,图画文字经书最多,哥巴文经书很少,一字一音的象形文字经书更少。哥巴文主要使用于云南省丽江一带和维西的部分地区,笔画简单,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但标音不标调,必须依赖上下文才能读出正确的字音,确定其意义。纳西语约有300多个音节,而哥巴文由于重文别体很多,其数目则比纳西语的音节多得多。再者哥巴字体不大固定,因地、因人而异,形成一音数字,有的同字异义,只好由读者自己去揣摸确切含义。关于哥巴文字型结构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类:(1)选用笔画简单的东巴象形字;(2)取东巴象形字加以变化或简化;(3)采用笔画简单的汉字,或取其形,或取其音、形,或取其形、义;(4)用表意的方法造字。哥巴文自左向右横写,流传不广,文献不多,影响远不如东巴文。

猜你喜欢

  • 舞溪

    见“五溪”(262页)、 “无溪”(244页)。

  • 蒙古勒克埒青吉思

    见“马可古儿吉思”(185页)。

  • 秋夕

    朝鲜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嘉俳(排)”。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据朝鲜李朝洪锡谟《东国岁时记》八月条载:“十五日,东俗称秋夕,又曰嘉俳”。据载,始自朝鲜新罗王朝时期。《三国史记》载,新罗儒理尼斯今“使王女二

  • 岗墩

    藏语音译。旧时西藏各农奴主计算分予差巴(农奴)差地的面积,计算农奴向农奴主支应各种徭役、缴纳各种实物、货币差的单位。一般在直属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封建领地内以岗计,在贵族、寺庙的领地内以墩计。通常一墩为两

  • 傣泐

    参见“傣”(2242页)、“傣族”(2244页)。

  • 金台石

    见“锦台什”(2366页)。

  • 抚水州

    唐宋南方古地名。唐置羁縻州,属黔中道黔南都督府。宋改属广南西路宜州,仍为羁縻州。辖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四县,约当今广西环江北部及贵州荔波、三都、从江等县地。治所在抚水,即今环江县北旧宜北县地。居民属

  • 平王

    辽封爵。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969),耶律隆先受封。隆先,人皇王耶律倍子。受封后兼政事令,留守东京,有惠政。后与统军耶律室鲁同讨高丽有功,还,卒。

  • 纥石烈鹤寿

    ?—1222金朝将领。河北西路山春猛安人。女真族。纥石烈氏。初充亲军。章宗泰和三年(1203),中武举,调褒信县(今河南息县东北)副巡检。六年,宋军围蔡州(今河南汝南),率勇士夜袭宋营获胜,收复新蔡、

  • 玄奘

    602—664唐代佛教著名高僧。汉族。俗姓陈,名祎。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10岁丧父,寄居于兄寺中生活。13岁出家,从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17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