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达哈

哈达哈

?—1759

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将军傅尔丹次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授侍卫。雍正九年(1731),迁头等侍卫。十年,授蒙古正蓝旗都统。十三年(1735),驻防呼伦贝尔。乾隆四年(1739)起,历任汉军镶白旗、满洲镶红旗都统、工部尚书、议政大臣、兵部尚书、步军统领。十九年(1754),清用兵准噶尔部,授参赞大臣,赴北路军营。二十年,同将军班第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亲自统军追剿,执获之。同年,授定边左副将军,指挥北路军剿阿睦尔撒纳,声援定西将军策楞。二十一年,由阿尔泰进兵哈萨克,追剿阿睦尔撒纳,败哈萨克汗阿布赉。二十二年,以坐失机宜、不追击阿布赉罪革职。发热河披甲效力。二十三年,宥罪,授三等侍卫,率西安驻防兵赴西路军营,驻守科布多。二十四年,随定边左副将军富德等败霍集占部,因功授二等侍卫。卒于军。

猜你喜欢

  • 黄藏寺

    裕固族最早的喇嘛教寺院。亦称古佛寺。因后迁至夹道地区,又称夹道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曼台部落所在地。建于明末,曾多次重修。寺院规模不大,有法台、提经。受青海郭莽寺(又名广惠寺,在大通县)管辖。

  • 剌儿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拉拉卫,并将刺山卫作拉拉山卫。

  • 敕连可汗

    即“吴提”(1072页)。

  • “论逋”之简称。藏语音译,意为“臣”,又作“相”。吐蕃官名。任“论”者均系非外戚贵族,《补国史》谓:“但王族则曰论”。有大论(藏语称论茝,即大相)、小论(藏语称论充,即小相)、曩论(即内相)、纰论(即

  • 噶桑丹增嘉措

    见“罗桑旺秀噶桑嘉措”(1425页)。

  • 差巴

    藏语音译。明时已有此称,意为“负担赋役的人”。藏族农奴制度下构成农牧奴阶级的一个主要等级。人身依附于农奴主,以被农奴主分予少量份地或准予使用草场放牧牲畜,而被束缚于各农奴主的领地上,不准迁徙、逃跑。要

  • 拜秧节

    参见“牛皇节”(358页)。

  • 苏毗如

    唐吐蕃军政建制。又称孙波如。“如”藏语意为“翼”。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仿唐朝府兵制建立,为军政单位。掌管辖区内军政事务。辖地在今藏北及与青海、云南藏区相接部分。为吐蕃“五如”之一。设“如本”统领。辖

  • 三合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人之靥”,即“酒窝”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熙宗时左司郎中三合者,又有徒单三合、乌古论三合、黄掴三合等。

  • 弓力

    弓,射弓;力,清代用以衡量弓干硬度、开弓人所受强度的计算单位。八旗满洲、蒙古及东北狩猎民族中皆不乏擅长强弓之人。弓之强弱,视其取材刚柔、用料多寡以为别。4至6力,用筋14两、胶7两;7至9力者,则用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