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相传建于明初。实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乾隆、同治、光绪、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和扩建。占地4000平方米。寺正门除阿拉伯文题名外,还悬有光绪十六年(1890)新制“清真大寺”横匾一块。大殿面阔5间窄深形,可容500余人礼拜。共分4个勾连搭的屋顶。最前面的卷棚上有两座六角攒尖式亭子顶。第二卷棚上则为一座八角形亭子顶,第三重大殿上是一八角形亭子顶。亭子顶之多,国内罕见。寺东南为望月楼,为六棱体,由东门入楼有78级梯道,可盘旋而上顶端之望台和凉亭。楼高约15米,可远眺呼市全城。寺南侧有碑亭1座,存碑7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伊斯兰教协会均设于此。

猜你喜欢

  • 昂吉儿

    ?—1295元朝将领。一作昂吉。本西夏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姓野蒲氏。随父野蒲甘卜降蒙古。父死,袭领其父军从征诸国有功。至元六年(1269)授本军千户,佩金符,从征淮南,率河西军加固信阳(今河南信阳南

  • 喇嘛库伦

    见“承化寺”(1560页)。

  • 凡利

    见“斡里”(2424页)。

  • 包利

    ?—1736清雍正乾隆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又称“老包”。贵州古州(今榕江)人。苗族。雍正十二年(1734),以“苗主出世”号召苗民起义,事泄,被捕,经苗民斗争,获释。十三年三月,为反抗官府敲诈勒索,与苗

  • 德勒伯克

    见“答里巴”(2239页)。

  • 跋桑希

    吐蕃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大臣。又称嘉楚桑希,意为“汉人少年桑希”。汉族。后赐跋氏族称。驻吐蕃之唐使贾珠嘎堪之子。曾奉赞普命使唐取佛经,于长安面见唐皇,取回佛经千部,并赴五台山观看寺院

  • 哈剌出

    蒙古语,意为“平民”、“下民”,亦作哈剌抽、合剌除。对汗和那颜阶级而言。指蒙古贵族属下的牧民。据《元朝秘史》,成吉思汗十一世祖时(约9世纪末),蒙古社会已有此称。是由贫富差别和阶级分化产生的社会阶层。

  • 永寿塔

    西夏佛塔。相传建于夏毅宗李谅祚时期(1048—1068)。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鸣沙镇西之安庆寺内,故俗称“鸣沙塔”。系楼阁式砖塔,塔基方形,塔体平面呈八角形,边长3·15米。塔高11层,约36·

  • 都指挥同知

    见“都指挥使”(1817页)。

  • 四时捺钵

    见“捺钵”(20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