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吉林外记

吉林外记

书名。又名《吉林统志》。清萨英额(满洲正黄族人,字吉夫)撰。10卷。成书于道光七年(1827,一作六年)。作者道光年间在吉林将军衙门任职,受将军富俊之委撰。其在自序中言:“天下府州县莫不有志,盛京有通志,黑龙江有志又有记。吉林为我朝发祥根本之地,并无记载,岂非阙典?因于退食之暇,搜罗采访,集腋成裘”而成书。内容上溯清朝初,包括长白山至库页岛的广大区域。卷1为御制诗歌,卷2疆域形胜、山川、城池,卷3满洲、蒙古、汉军、建置沿革、驿站、船舰桥梁,卷4职官、兵额,卷5俸饷、仓储事宜,卷6学校、学额、儒林文苑、祠祀,卷7田赋、物产、公署、人物,卷8时令、风俗、贞节、杂记,卷9古迹,卷10双城堡、伯都讷屯田。作者以“事必证实,言皆有据”为编撰原则。有《渐西村舍汇刊》刻本、《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丛书集成》初编等本传世。对研究吉林史地和满、赫哲等民族的社会历史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喀本河所

    见“古贲河千户所”(444页)

  • 契骨

    见“纥骨”(944页)。

  • 带雹

    拉祜语音译,意为“一筒”。解放前云南澜沧县拉祜族地区一种量器。相当于汉族的2升。5筒为1斗,1斗约为6.5公斤。

  • 陶克陶

    1863—1922清末民初抗垦斗争组织者。又译作陶克涛、陶各陶、陶什陶、套克套、脱克脱、陶克陶胡等。内蒙古郭尔罗斯前旗北部塔户域人。蒙古族。姓包。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因反对清政府的移民开垦政策和旗札萨

  • 李正己

    733—781唐朝官员。高丽人,本名怀玉,受赐改名。生于平卢(治今辽宁朝阳市),服役于唐军,为平卢军裨将侯希逸下属。乾元元年(758),平卢节度使王玄志卒,因希逸为其姑母之子,与同僚共推之为平卢军帅,

  • 高唐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至元三十一年(1294),汪古部阔里吉思驸马始受封。弟术忽难袭封。

  • 蒙赶

    ?—1045北宋庆历年间环州少数民族起义首领。广南西路白崖山(今贵州荔波县境)人。庆历(1041—1048)初,与思恩县区希范、区正辞等联合举兵反宋,建立“大唐国”,被拥立为帝,请巫师设坛祭天,建制封

  • 柳中

    西域古地名。见《后汉书·西域传》。东汉延光二年(123),西域长史班勇,将弛刑士500人屯柳中,以其地为长史治所。东晋咸和二年(327),并入前凉高昌郡田地县。唐贞观十四年(640)平高昌,又析置柳中

  • 差徭

    藏语音译,意为“帮差”。旧时西藏封建农奴制庄园里专作※乌拉的奴仆。来源於※差巴(指在谿卡[庄园]自营地作常年乌拉的人,支差的人)的家人或※谿堆(农奴主庄园的代理人)从其他的差巴及※堆穷(小户)中抽出来

  • 登里罗没密施颉翳德密施毗伽可汗

    见“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1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