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吃姊妹饭

吃姊妹饭

苗族民间节日。又称姊妹节。源于母系社会氏族外婚制。后相沿成俗,演变成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和第二年三月间举行,各地有所不同。以寨为单位,备酒宴邀请外村寨青年及亲友。宴席上备有五颜六色的糯米饭。进行男女青年对歌、踩鼓、吹笙、斗牛、赛马、斗鸟等活动。对歌过程中遇有中意者可赠送1包或1篮子彩色糯米饭,在其中放入某种标记作为暗示,若藏松针叶,示意意中人用绣花针或丝线回赠;篮边挂竹钩,示意用伞回谢;若将两钩相互钩着,示意可多交往;藏有香椿芽则表示愿意成婚;若藏辣椒或蒜,则示意断交。大多数苗族地区保留这种遗风,内容形式略有不同。近代,女子出嫁,寨中姊妹也可在一起吃姊妹饭,饮酒唱歌,表示依依不舍之情。

猜你喜欢

  • 阿萨拉格齐史

    蒙古编年史。音译《阿萨拉格齐·耐日图—音·图克》,亦名《从成吉思汗到乌哈噶图·妥欢贴睦尔的蒙古历史》。喀尔喀蒙古赛音诺颜部贵族占巴(亦译善巴,又名阿萨拉格齐)著,故亦称《占巴书》或《善巴书》。成书于康

  • 绕家

    古族名。又称夭家。名称始见于元代。元末明初曾爆发多次反封建统治的农民斗争。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及黔南地区,与苗、布依等民族杂居。近代仅在都匀和麻江等地分散居住。自称“育”,语言接近麻江一带的苗语。严格遵守

  • 女直

    即“女真”(145页)。

  • 晾马

    蒙古族控马、吊膘之方式。蒙古族自古以畜牧、狩猎为业,马匹与其衣食住行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围猎、作战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其战士一般都备有两三匹强劲的战马,或长途奔袭,克敌制胜,或迅速撤退,使追兵望尘莫及,

  • 尹咱呼图克图

    ?—约1644年前后明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又译印藏呼图克图。明崇祯十三年(1640),奉五世达赖、四世班禅之命赴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参加卫拉特、蒙古王公会盟,参与制定《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

  • 公廨

    又称“社寮”。明清时台湾高山族村社的政治和宗教活动中心。类似内地之村公所。“番社”土官、土目、通事常在此议事和裁决社内各种纠纷,遇有重要事务,则传集社众在此商议,故《东番记》载:“议事必于公廨”。村社

  • 喀尔喀左翼旗

    见“喀尔喀左翼部”(2208页)。

  • 马世俊

    清初文人。字章民,一字甸臣,号匡庵。江苏溧阳人。回族。幼聪颖,工诗词文辞,兼精书画。初试未第,留京师(今北京),贫甚。以行卷谒尚书袭芝麓,受赏识,被视为真才子,获周济。顺治十八年(1661),中一甲一

  • 塔吉克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及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地。现有人口33538人(1990)。“塔吉克”,为本民族自称。民间传说,意为“王冠”。先民可追溯至公元前帕米尔高原东部伊

  • 西楼

    辽代地名。史有两记,一曰:“辽有四楼,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者曰西楼;木叶山曰南楼,龙化州曰东楼;唐州曰北楼。岁时游猎,常在四楼间。”(《辽史》卷1166)一曰:祖州(今林东镇南60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