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榆
云南古地名。亦作楪榆。因叶榆泽(亦称昆明池,后称西洱河,今洱海)得名。汉代居有昆明人(古羌之一支),《史记·西南夷传》载:“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汉武帝时始置叶榆县,属益州郡。县治在叶榆泽西,一说在今大理喜洲有叶榆古城。户不足万,置“长”以统之,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著录有“汉楪榆长印”。东汉时属永昌郡(在今滇西一带)。蜀汉时改属云南郡(治今祥云县云南驿)。晋因之。南朝时属东河阳郡(治今大理凤仪)。唐初为河蛮(今白族先民)所居,后乌蛮据之,为南诏统治中心,先后在该地建都太和城(在大理县城南太和村西)和羊苴咩城(大理旧县城西),设陪都于大釐城(今大理喜洲)。宋代为白族段氏大理国统治中枢。元代改称太和县(治大理县城),属大理路,由段氏大理总管统治。明、清仍称太和县,属大理府。民国后改称大理县,今属大理市。为白族聚居区。该地自古至今经济文化发达,称“文献名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