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初波扒

初波扒

傈僳语音译,意为“富裕的人”。解放前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富裕农户、个别山主(即地主)。约占总农户的2%。大多为家族长、村寨头人、蓄奴户、乡保长或教会上层人物。一般均占有较多的耕地、牲畜、农具和粮食,有的还出租土地,并以高利贷及原始协作的※“瓦府、※“瓦刷”等形式进行剥削。大多数还未完全脱离生产劳动,与群众的关系既有剥削压迫的一面,又有因家族亲属关系所结成的与群众有联系的一面。特别在反对外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常常与群众结合在一起,故在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猜你喜欢

  • 彻里

    1260—1306元朝大臣。又译阇里、彻理。蒙古燕只吉台氏。马步军都元帅太赤曾孙。家居徐州。至元十八年(1281),受世祖召见,留侍左右。从征东北边。擢利用监。谏言赈恤民众,禁鬻学田。二十四年,从征叛

  • 楼船

    古代战船名称之一。有二层或三层故名。春秋时吴、越国有大量制造。《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有)楼船之卒三千,造鼎足之羡”。至汉代时相当发达,据明人茅元仪《武备志·战船》记述汉代楼船称:“船上建三

  • 中央台站

    清代由政府拨款和掌管在蒙古地区建立的台站。又称官设台站,以别于各盟旗自立之※地方台站。内蒙古五路驿站、外蒙古北路驿站、西路军台、东北大路,皆属之,由清政府直接拨款敷设,台站的财产、设备由清政府派官负责

  • 必阇赤

    蒙元官名。又译“笔且齐”、“必彻彻”。意为“书史”。《黑鞑事略》:“必彻彻者,汉语令史也,使之主行文书耳。”《元史·兵志》:“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阇赤”。1206年蒙古建国后始置,用以记写文牍。元代应

  • 浩齐特部

    蒙古部名。又作蒿齐忒。成吉思汗十八世孙库登汗始称所部之名。其后裔初依附察哈尔部,至博罗特和噶尔玛色旺,为避察哈尔林丹汗侵扰,率部徙牧漠北,依属喀尔喀车臣汗硕垒。清崇德二年(1637),博罗特率众投清。

  • 李凤岗

    清末武术家。河北沧州孟村镇人。回族。自幼随叔父(镖师李冠铭)学六合拳。刻苦好学,对六合拳门各类拳术、器械,无不精通,尤喜耍双刀。咸丰年间(1851—1861),被聘为天津卫海镖局镖师。后入叔父“成兴”

  • 布拉克

    蒙古语对山泉之称呼。后引申为发源于山泉之小河流称呼。清代汉籍文献多载之。如什巴尔台布拉克、赛喇木布拉克、雅玛图哈布齐勒布拉克、古尔班努库尔布拉克等。大都原为蒙古各部驻牧地。至今仍有些河流袭用此称,如沙

  • 天义德

    清代至民国年间蒙古地区著名旅蒙商号之一。与※大盛魁、※元盛德合称为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三大号”。其成立晚于大盛魁数年。自康熙(1662—1722)年间起,约有200余年的历史。由郭、范、马三姓创办,

  • 达兼善

    见“泰不华”(1799页)。

  • 都厚巴

    蒙古族的膳食之一。流行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地区。其作法是:在锅里放牛肉块,煮至八成熟时放米,加大枣和红糖,煮成干粥即成。该粥营养丰富,热量大,多在寒天食用。当地的俗话说“吃了都厚巴,数九寒天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