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克烈

克烈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怯烈、怯列、客列亦惕、克哩叶特等。《辽史》称阻卜或北阻卜。《史集》载,古代其王有7子,皮肤黝黑,故称“克烈”。后诸子各成部落,自立姓氏。一说属突厥语族;另说属于蒙古语族,《辍耕录》将其列于“蒙古七十二种”中,《元史》亦称其为“蒙古克烈氏”。原居谦谦州(今叶尼塞河上游),辽金时,游牧于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流域,分布于肯特山与杭爱山之间。东临蒙古,西接乃蛮,北连蔑儿乞。下分克烈、只儿斤、董合亦惕、撒合亦惕、秃别干、阿勒巴惕6部。经济文化较高,为蒙古地区强部之一,以游牧业为主,始有农业萌芽。11世纪初,景教传入,为统治者所信奉。建初步政治制度,部长称“称禄汗”(或作“不亦鲁黑罕”)10世纪中,被辽征服,首领被委为夷离堇、太师、大王。大安八年(1092),在首领磨古斯率领下举兵反辽,寿昌六年(1100),兵败,磨古斯被杀,子忽儿札胡思嗣,收集部众,势力复振。至其子脱斡邻勒(王罕)为部长时,内讧,兄弟分地而治,屡相攻杀,经蒙古部也速该(成吉思汗父)支援复位,统一本部。曾联合铁木真(成吉思汗)先后击败蔑儿乞、塔塔儿、泰赤乌、乃蛮及诸部联军。13世纪初,与蒙古部由联盟而对立。南宋嘉泰三年(1203),为铁木真所败,部众并入蒙古,逐渐成为蒙古族的组成部分。蒙古国和元朝时期,曾有不少著名将领和大臣出自该部。附:克烈部世系。

猜你喜欢

  • 阿里麻里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元史·世祖纪》、《常德西使记》等作阿力麻里,《世祖纪》又作野里麻里。《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西游录》作阿里马。明《西域番国志》作阿力马力。遗址为今新疆霍城县

  • 泰定帝

    见“也孙铁木儿”(143页)。

  • 忧弗

    即“乙弗”(2页)。

  • 仇池

    ①地名。因山得名,本名仇维,山上有池,故曰仇池山。又名河池、百顷、氐池、仇夷、瞿堆。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一说成县西北)。因山筑城,四面壁立,峭绝险固。上有平地,方20余里,田百顷,泉99源。可引泉灌田

  • 叠州

    州名。又作迭州。古为羌地。北魏时为吐谷浑据有。北周建德五年(576),武帝太子宇文赟西征吐谷浑,据有此地,翌年置州。以群山重叠,故名。治所在叠川(今甘肃迭部县境)。辖境相当今白龙江上游地区。隋大业(6

  • 叱干阿利

    十六国时期夏国官员。鲜卑叱干氏(后改为薛氏)。其先世为叱干部首领,后以部名为氏。部帅他斗伏之侄。初戍大洛川。曾劝阻其叔将战败来归之赫连勃勃送往北魏,遭拒,遂潜遣劲勇于途中,劫勃勃送后秦高平公没奕于处,

  • 克失旦

    明代东蒙古部名。明代汉籍亦译作“黑石炭”、“克石炭”等。清代文献译作“克锡克腾”、“克西克腾”、“克什克腾”等。名称源于成吉思汗时创立的扈卫军“客失克田”(怯薛丹)。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以北,为

  • 戎子驹支

    春秋时※姜戎首领。鲁襄公十四年(前559),晋悼公会吴国欲伐楚,疑其曾向楚泄密,被晋将范宣子传讯、审问。其义正辞严,历数诸戎对晋之功劳,批驳了谗言。宣子向其道歉,并请参加会盟。

  • 昌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至大元年(1308),亦乞列思部主阿失驸马始受封。其子八剌失里驸马、孙沙蓝朵儿只先后袭封。

  • 福康安

    1755—1796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瑶林。大学士傅恒之子,清高宗孝贤皇后之侄。乾隆三十五年(1770),由三等侍卫擢头等。后授户部右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三十八年(1773),从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