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儋州起义

儋州起义

明代黎族人民反抗官府残酷剥削和压迫的武装起义。弘治(1488—1505)间,知府张桓、余浚贪残苛敛,每年强迫儋州七坊峒黎族农民缴纳“额粮”八百石,且官役频繁,使黎族农民“困于征求”。弘治十四年(1501),以符南蛇为首的儋州七坊峒黎族举行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并遣人刻箭传约,3州10县诸黎峒皆应之,“拥众万余”。先后围攻儋州、昌化、临高等县,攻占感恩县城,使“琼州西路一千余里,道路不通”,海南危在旦夕。朝廷调官军2万余人,分5路征剿。起义军据险迎敌,歼灭官军3千余人。后又袭都指挥何靖驻保吉之官军,杀伤“不可胜计”,起义军声势益炽。朝廷令征瑶将军伏羌伯毛锐以两广总兵统汉、土兵10万增援。起义军寡不敌众,于弘治十五年(1502)被残酷镇压。

猜你喜欢

  • 集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集宁县(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集宁市东南土城子)。蒙古诸部统一前,汪古部世居该地。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于春榷场设置集宁县,隶抚州。元朝升为集宁路。明废。集宁故城址今仍

  • 里社制

    元代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为坊里制和社制的合称。 “坊”指城关中的基层行政设施※“隅”和※“坊”,“里”指农村中的基层行政设施“乡”和※“都”;“社制”指农村中专督农事的※“社”。参见“坊里制”(960页

  • 洪德天宝

    大成国农民革命政权发行的钱币。参见“大成国农民革命”(101页)。

  • 思可法

    1285—1370元代云南“麓川王国”首领。又作思可发。原名刹远。傣族。其地原为勐卯部,元初建麓川路(今陇川、瑞丽、遮放地,治瑞丽)。后至元六年(1340),麓川路军民总管府总管罕静法卒,无嗣,被迎立

  • 塞曷支部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旧唐书》称该部“居啜河(今哈拉哈河)之南”,《新唐书》谓“居啜河之阴”,具体所在可分为南北中三说。南说为少数人之见,定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省交界的霍(一作呼)林河之南。北说乃清

  • 傣医

    傣族传统的医药科学。有悠久历史,民间多由不脱离农业生产,懂得医药知识的“摩雅”(傣医)于劳动之余采药制药,为人治病。诊断方法与中医相仿,亦分望、闻、问、切等步骤。所用药品具有明显地理特征,药源包括当地

  • 马鞭禁忌

    蒙古习俗。凡蒙古人骑马,皆随身携带马鞭,其俗不得将其带入居室或指人,否则即被认为对主人蛮横和有敌意。亦不得以鞭打来袭的家犬,因此举被认为对主人的不敬。此俗由来已久,西方旅行家普兰诺·迦宾尼《蒙古行纪》

  • 蕉布

    我国古代南方民族地区以蕉葛纤维织成之布。亦称蕉葛布。据杨孚《异物志》:“芭蕉,叶大如筵席,其茎如芋,取之为丝,可纺织,女工们为絺绤,今交趾葛也”。岭南各地俱有之。左思《吴都赋》把蕉葛与越升并提,“焦葛

  • 苗族史

    书名。法文译名。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萨维那(F·M·Savina)著。成书于1924年。又于1930年与1972年两次再版。该书为献给作者同行,在云南苗族地区传教的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已故神甫安德烈

  • 太安

    ①前秦哀平帝苻丕年号。385—386年,凡2年。 ②或作大安。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年号。386—389年,凡4年。一说“太安”乃前秦苻丕年号,吕光袭之,非自建元。 ③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濬年号。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