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俍人

俍人

壮族旧称之一。“俍”原作“狼”,封建统治阶级的侮称。其民称“俍民”,其官称“俍官”、“俍目”,其田称“俍田”,其兵丁称“俍兵”。主要分布在广西左、右江流域土官统治区域。史载见于明朝中叶及清代。明末有“广西一省,俍人居其半,其三徭人,其二居民(指汉族)”(世宗嘉靖实录卷312与《明纪》)。以韦、黄二姓居多。有居“干栏”、婚后“不落夫家”、盛行“歌圩”等习俗。俍语与僮语基本相同。清初李调元辑《粤风》采有“俍歌”、“僮歌”各一卷,词语与今壮语无异。一说“俍”的来源与壮语“土官”(Hak)一词或土官的统治有关。

猜你喜欢

  • 蔡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承安元年(1196),兵部尚书完颜瓒(从彝)自沂王改封。《金史·宗室表》记太宗子完颜斡烈为蔡王。

  • 韩陵之战

    北魏尔朱氏集团与高欢集团的争权之战。永安三年(530)九月,魏孝庄帝为摆脱大丞相尔朱荣(契胡人)的挟制,将其诱杀。十二月,荣侄天柱大将军尔朱兆攻入洛阳,俘杀孝庄帝,立元恭为帝(即节闵帝),操纵朝政。晋

  • 烽上王

    高句骊国第十四世王相夫的谥号。亦称雉葛王。相夫于晋惠帝元康二年(292)继位,永康元年(300)因被废自缢,葬于烽山之原,国人因葬地加此谥号。

  • 萨里

    ?—1775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乌什人。原为霍集斯辖属。乾隆二十年(1755),受霍集斯遣派,协擒达瓦齐父子于乌什城郊,献于清。二十三年(1758),从清军征布拉呢敦、霍集占,被围于喀喇乌苏(黑水)

  • 摆时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民歌曲调名。通常由男女青年在山野对唱,内容多反映爱情和生产劳动。歌词格式为七字一句,四句一段。由三句和一个固定的结束短句组成一段。各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反复时句首和句尾部分基本不变

  • 呼济河卫

    见“忽失河卫”(1489页)。

  • 大小姓土百户

    清代四种羌族地区土司名。百户郁姓。康熙三年(1664),授原长官使郁从文后为小姓土百户,颁给号纸,辖寨13;四十二年(1703),授大姓土百户职,给号纸,无印信。辖22寨,602户,年纳青稞8.65石

  • 田菑

    ?—1555明代湖广永顺土官。抗倭英烈。土家族。隶永顺宣慰司(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嘉靖三十四年(1555),奉调随宣慰使※彭翼南、致仕宣慰使※彭明辅率土兵开赴松江抗倭前线,率本部土兵为先锋,深入敌穴

  • 四郎工噶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光绪十八年(1892),充当东科尔。次年升任七品噶厦小仲译。二十五年(1899),升六品仁木营官。三十年(1904),晋升五品昔孜营官。谙熟营务,干练有为。三十三年(1907)

  • 口外七厅

    见“口外十二厅”(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