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佛宫寺释迦塔

佛宫寺释迦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俗称天柱。因全部以木结构建成,又称应县木塔。座落在今山西应县城西北隅。总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为我国现存最古的一座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宁二年(1056)(一说建于后晋天福年间,辽清宁二年重修),辽道宗赐额“释迦”。塔下寺院金时称宝宫禅寺,拥地40余顷,规模宏大。极盛时,有寺僧数百人。明时更今名。至清,规模大为缩小,同治五年(1866),大殿遭毁。塔建4米高台之上,外形恢宏,特点鲜明。呈八角形,外观五层,实九层,中有四暗层;因首层重檐,遂为六檐。整体庞大,然各层屋檐上配以向外挑出之平座与走廊,以及攒尖塔顶与向上铁刹,外观不感凝重,予人以雄奇华美之形象。仰望是塔,层层斗拱,八面勾栏,重重迭迭,似莲花盛开,故有人诗赞:“远看擎天柱,近视百尺莲。”塔上悬有“百尺莲开”匾。全塔木结构,运用54种斗拱,筑造手法多样,可谓集斗拱之大成。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塔内每层皆有塑像,底层塑像高约10米。内壁间有壁画。像、画皆为典型契丹时代风格。木塔建成至今近千年,经多次地震,据《大同府志》载:元顺帝“至元间,地大震七日,房屋尽圯,塔屹立不动。”近年,邢台、唐山、内蒙古和林格尔地震,塔皆未损,令世人称奇。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建筑学的伟大成就。建筑界称其为“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的典范”,具有极高学术研究价值,在世界建筑设计史上占重要地位。1974年维修时。在塔内发现契丹时期抄刻的佛教经卷、绘画、佛像、七珍等珍贵文物160件,其中木刻板契丹藏,为首次发现。是塔建造,当地流传一动人传说,鲁班兄妹云游至应县,见人勤劳,欲建一座12层木塔,妹以夜做12双绣花鞋为赌,激兄一夜建成,五更时,鲁班尚睡而不动,至旦,妹见塔逐层上拔,益高,大叫一声,塔受惊飞去3层,落到内蒙古,至今留下9层。

猜你喜欢

  • 贺兰山回鹘

    河西回鹘驻牧于贺兰山(今宁夏境)地区的一部。见“河西回鹘”(1507页)。

  • 噶锡鼐策丹扎嘉

    ?—1727清代后藏地方官。汉籍作噶锡鼐色布登喇什,藏俗称阿里公。藏族。※康济鼐兄。雍正三年(1725),清朝撤驻藏清军后,首席噶伦康济鼐长居拉萨,以阿里为要塞之地,故委其为阿里噶本(总管)。五年(1

  • 阿八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地区对换工的一种称谓。多出现在农忙季节。换工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农民之间人工换人工、不分男女或劳力的强弱;一是地富与农民之间牛工换人工。前者具有传统的互助性质,后者则

  • 永平寨博易场

    宋时壮族地区物资交流中心。在左江道侬峒思明州(今广西宁明)。通交趾及邕州、广州、湖湘。宋在此设置知寨,管理博易事宜。从交趾输入名香、犀角、象齿、驯象、金、银、盐等物资;输出物产有土布(壮布)及来自内地

  • 淹滞水

    即“掩※㴲水”(2037页)。

  • 乌恩珠耶

    赫哲族旧时萨满教宗教仪式。赫哲语音译,“鹿神”之意。又称“萨满温给论”,意为“跳鹿神”、“跳路神”、“跳太平神”等。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每年农历二三月或七八月间以村为单位举行,也有其他

  • 李紫琮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大臣。亦作李子琮。白族。大理人。事大理国第十六世国王段正严(段和誉,1108—1147年在位),任“天驷爽彦贲”(大理国清平官之一)。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为进奉使,与副

  • 哈长

    旧时云南孟连傣族土司对被其统治的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头人所封的一种官号。傣族封建领主通过他们统治和剥削拉祜族人民。利用公职,对辖区群众进行额外的各种劳役和实物摊派,逐渐发展成为本民族的小领主。

  • 粤西丛载

    书名。广西文献古籍汇纂。30卷。清汪森(1653—1726,字晋贤,号碧巢,浙江桐乡人,汉族)辑。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内分各郡碑目、题目石刻、入粤纪程、名贤轶事、总督军务、荐绅盛事、杂品别

  • 完颜斡带

    金建国时将领。女真族。完颜氏。世祖※劾里钵子,康宗※乌雅束、太祖※完颜阿骨打弟。为人刚毅果断,临战决策,有父风。世祖时,专任军旅之事。年20余,为裨将,从大将撒改攻留可城(今吉林珲春县境)。力主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