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之戎
古族名。亦称伊洛戎。戎的一支。原是河南伊水、洛水地区诸戎之统称。周惠王时(前676-见前652)势力最强,尝侵扰曹、鲁二国。襄王三年(前649),乘周室内讧,结扬拒、泉皋之戎附襄王异母弟叔带同伐京师、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入王城,焚东门。襄王出奔于郑,向秦、晋告急。晋惠公伐戎救周,周以其族赐于晋。晋灵公二年(前619),晋“会伊洛之戎”。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助晋攻宋。战国时为韩、魏所并。
古族名。亦称伊洛戎。戎的一支。原是河南伊水、洛水地区诸戎之统称。周惠王时(前676-见前652)势力最强,尝侵扰曹、鲁二国。襄王三年(前649),乘周室内讧,结扬拒、泉皋之戎附襄王异母弟叔带同伐京师、洛邑(今河南洛阳西),入王城,焚东门。襄王出奔于郑,向秦、晋告急。晋惠公伐戎救周,周以其族赐于晋。晋灵公二年(前619),晋“会伊洛之戎”。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助晋攻宋。战国时为韩、魏所并。
清代四川孔撒土司弟。藏族。乾隆二年(1737),瞻对土司因地方纠纷,终年不休,经其从中调解始息。诏四川总督遴员勘查地界、分疆,授安抚使职,遂与其兄分析地土,领麻书土司。五十七年(1792),随福康安西
宋时壮族地区重镇。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地。领左江侬峒地思明、思陵、凭祥等州、县、峒八所。外通交趾,内达邕(南宁)、广(广州)。宋廷为监控左江流域土官、镇压当地峒丁,在此置提举峒丁、寨官、寨丁等。元废寨置
春秋末白狄鲜虞人的故城。《括地志》云:“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位于今河北省唐县西北峭岭上。白狄鲜虞人自陕北、晋西迁入华北地区以后,在此建城。张曜《中山记》称:“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自周敬王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地区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土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
蒙古语对河流的称呼。清代汉籍文献中多用此称。如伊犁郭勒、吹郭勒、图斯郭勒、塔拉斯郭勒等是。大都原为蒙古各部驻牧地。小河则称为“布拉克”。参见“布拉克”(465页)。
见“屋质定变”(1771页)。
官名。①中原王朝常设左、右相辅佐国王。《史记·齐太公世家》:“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 ②渤海王国置。名似来源于唐高宗龙朔元年(661)改中书省曰西台,更中书令曰右相。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
地区名。在蒙古高原北部,约东西伯利亚之南,大漠以北。历史上曾为中国领土和匈奴、突厥、蒙古等族居地。清统有其地后,分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赛音诺颜汗、车臣汗等喀尔喀四部及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二区,由定边左
元朝官署名。掌武宗皇后宫政及五斡耳朵户口、钱粮、营缮诸事。仁宗皇庆二年(1313)置,设寺卿5员,秩正三品,下领少卿、寺丞各2员。辖怯怜口诸色人匠提举司等机构。
晋及南朝所设治理“南蛮”之职官。始自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据《晋书》载:“武帝置南蛮校尉于襄阳”。后设置地点有所变化。有晋一代该职多由荆州刺史兼领,也有由郡守兼领或另委人充任。准于立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