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

1683—1706

即六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著名诗人。原名计美多吉协加衮钦。藏族。生于藏南门隅纳拉宇松。自幼随母劳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被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九月,被迎还拉萨,途经囊噶孜(即浪卡孜),拜五世班禅为师,剃度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于布达拉宫坐床。政治上不得志,实权操于桑结嘉措之手,在桑结嘉措监督下被迫学习《根本咒》、《秘诀》、《菩萨随许法》、《生满诫》等经典。四十一年(1702),周游日喀则时,将僧衣送还其师罗桑益西,以示退戒。学习哲学、诗歌、历算等,著作颇多,以《仓央嘉措情歌》最著,感情真挚,语言清丽,广泛流传于西藏民间。四十四年(1705),桑结嘉措与拉藏汗争权失败被杀后,拉藏汗以其为“假达赖”密奏清帝,次年,被废黜解往北京,途经青海,于衮嘎诺尔湖附近逝世。一说未死。而周游各地。

猜你喜欢

  • 灵盐

    见“朔方”(1944页)。

  • 突厥语音译,意为“村镇”、“城堡”。旧时循化(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基层行政单位。由同一地区的若干个村庄组成,并以一个较大村落为中心,管理附近的几个小村庄,相当于今乡一级行政区划单位,沿用至今

  • 回纥

    古族名。先世为丁零、狄、北魏时的袁纥、隋时的韦纥、乌纥。原为铁勒之一部。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公元7世纪时徙居于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臣属于突厥帝国。隋大业(605—618)年间,因反抗西突厥的统治,联

  • 积利城

    参见“积利州”(1882页)。

  • 张格尔

    1790—1828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一译札罕格尔。又称张格尔和卓、张格尔条勒。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大和卓木※布拉呢敦孙,萨木萨克次子。自幼居浩罕。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纠众

  • 鲜卑

    古族名。东胡族一支。与※乌桓均为东胡部落联盟中之大部。秦末汉初,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败,联盟瓦解,余众分聚于两部。该部退保鲜卑山(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一说是时始因

  • 宁州土知州

    元、明彝族土官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以宁部置宁州(辖今云南省华宁、通海、峨山一带)后,以当地彝族首领任知州。明初禄威任职。洪武十六年(1383),其弟弄甥赴京朝觐,次年明授弄甥土知州。宣德元年(

  • 师公戏

    参见“壮戏”(887页)。

  • 木忽鲁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瑚埒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穆瑚埒河在宁古塔(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满洲源流考》将永乐六年(1408)二月所设木忽剌河卫亦称作穆瑚埒河卫。

  • 冉瞻

    ?—328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又名石瞻,字弘武。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本姓冉,名良,年12,为后赵石勒军所获,被石虎收为养子,遂改姓石。以骁猛著称,历封左积射将军、西华侯。晋太宁二年(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