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咸丰十年(1860) 11月14日,清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共15款。主要内容为:(1)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走向为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淖尔、特穆尔图淖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止,为以后沙俄侵占中国西北边疆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44万平方公里领土,获得条约根据;(3)准许俄国商人在库伦、张家口自由贸易;(4)俄国得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市)、库伦增设领事,重申在华俄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是后,沙俄即利用这一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控制我国西北及蒙古地区。

猜你喜欢

  • 家人

    清代对八旗官兵家内奴仆的特定称谓。清入关(顺治元年、1644)以前,原称※“包衣阿哈”,简称“阿哈”;入关后,沿袭古制,改称“家人”,以与另一种“包衣”人相区别。《清会典事例》载:康熙六年(1667)

  • 客失的迷

    古突厥部之一。元代为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译“林木中百姓”)之一。又译客思的音、克失的迷。此称始见于唐代,位于唐努乌梁海之克木池克河畔之摩崖题铭及敦煌文书古藏文抄本均提及此部。法人韩

  • 善因寺

    清代内蒙古寺庙。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汇宗寺西南约里许。清雍正九年(1731)以帑银10万两,仿达赖喇嘛在西藏所居庙宫形式建造,以居章嘉呼图克图。俗称汇宗寺为旧庙,此称新庙。两庙合称多伦诺尔庙,同为内蒙

  • 文䇸

    清代满族女诗人。字湘华。克勤纳平郡王曾孙女,兄景麟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著有《佩兰轩绣余草》。

  • 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

    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团结蒙汉各族人民共同斗争的第一个群众性的革命组织。简称农工兵大同盟。1925年冬,内蒙古各地蒙汉各族农民、牧民、工人、士兵代表200余人,在张家口举行大会正式成立,选举李大钊为中

  • 敌烈皮室军

    见“敌烈部”(1882页)。

  • 鞑靼馆杂字

    书名。亦称《鞑靼译语》。明四夷馆所属鞑靼馆编纂的汉蒙对照分类词汇集。有明、清两种抄本。明抄本为《华夷译语》。收词1500余条,分17类,蒙语词头有汉文标音,词条释文用汉蒙两种文字对照。清抄本,称《鞑靼

  • 董善明

    唐代南诏工艺师。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人。唐天宝(742—756)间,主持铸造崇圣寺(在今大理城西北的点苍山莲花峰下)雨铜观音巨像,置于崇圣寺千寻塔观音殿中。像高24尺许。谢肇淛《滇略》传其名称

  • 延安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斡亦剌部长忽都合别乞后裔也不干驸马受封。

  • 骁骑

    即“马甲”(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