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郡
①战国楚置。辖境约相当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后地入秦。治临沅县(今湖南常德市);一说治沅陵县(今县西南)。辖境扩大有今湖南沅江、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部。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武陵郡。②唐天宝元年(742)改黔州为黔中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黔州。参见“黔州”。
①战国楚置。辖境约相当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后地入秦。治临沅县(今湖南常德市);一说治沅陵县(今县西南)。辖境扩大有今湖南沅江、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部。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武陵郡。②唐天宝元年(742)改黔州为黔中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黔州。参见“黔州”。
亦作关市之租、关市之征。战国时代关卡税及市场税之合称。《商君书·垦令》曰:“重关市之赋。”征收对象主要是商旅,税额因地因时而异。
官署名。十六国后燕、北魏、北齐皆置。北齐属长秋寺,以令、丞为长贰,领中黄门冗从仆射、中黄门博士等官,皆用宦者。
933—988宋初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字晦仁。和凝次子。后晋天福四年(939),以门荫入仕。后周时,官太常丞。入宋,官至主客郎中,判太常寺。洞晓音乐,太祖时创制乐器“拱辰管”,其执持之状如拱揖,
唐时关于教育制度的法令。包括学生入学手续、学习内容、考试制度及学规等。令文散见于《唐六典》、《唐会要》等书。日本养老时代(717—723)的《学令》亦可资参考。
地名。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资治通鉴》:西晋泰始八年(272),吴步阐降晋,晋遣羊祜帅步军出江陵,徐胤帅水军击建平以救阐,吴“陆抗敕西陵诸军筑严围,自赤溪至于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晋兵”,即此。
官名。隋初于右武候府置,凡四人,正九品下,掌漏刻之事。大业初,改隶太史曹,更名司辰师。唐贞观元年(627)复置,员十九人,正九品下。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司辰,置十五人,正九品上,为司天台属官。宋
官署名。清邮传部下属机构,掌搜集、翻译各国船、路、电、邮四政图书资料。设提调、帮办、编辑等官职,下置编译、测绘、官报、总务四处和交通研究所。
或称请安。日本遣隋学问僧。大业四年(608,推古十六年)随遣隋使小野妹子使舶入隋,留居中土三十二年,精隋唐典章文物制度。唐贞观十四年(640,舒明十二年)归国。后开塾教学,积极宣传、推动日本以唐朝为典
唐代以三公、三师及六省、一台、九寺、三监、十四卫、东宫诸司、王府、公主邑司官及唐初天策上将府官员为京职事官。参见“京官”。
杂志名。湖广总督署机关刊物。清光绪三十一年三月一日(1905.4.5)在武昌发刊(一说刊于二十七年十月)。初为旬刊,第二册起改为半月刊。张之洞主办,梁嵩生任总办,任承纪任总纂述。“以正人心而开民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