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冢纪年存真
书名。清朱右曾撰。二卷。《古本竹书纪年》大致亡于宋,朱氏据清代尚能见到的各本引文加以辑录,并一一注其所出,考其异同,以见今本之可疑,真古本之可信。书末附《周年表》,自周武王十一年伐殷,迄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东周,简列八百零九年间列国重要史事。是书辑文有据所引诸书文字合并芟定的,其后进行校补和辑证的主要有王国维等。
书名。清朱右曾撰。二卷。《古本竹书纪年》大致亡于宋,朱氏据清代尚能见到的各本引文加以辑录,并一一注其所出,考其异同,以见今本之可疑,真古本之可信。书末附《周年表》,自周武王十一年伐殷,迄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东周,简列八百零九年间列国重要史事。是书辑文有据所引诸书文字合并芟定的,其后进行校补和辑证的主要有王国维等。
?—1646明末清初保定(今属河北)人,字九如。明崇祯末官定海总兵。弘光时为镇倭将军。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与钱肃乐缔盟抗清,共守宁波。旋被鲁监国封武宁侯。次年率水师掩击清军于钱塘江,获胜。
见“明末四书院”。
秦置。治今河北井陉县西北北陉。属恒山郡。西汉属常山郡。隋大业初属恒山郡,唐属恒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省。八年复置,移治今县东北威州镇。属真定府。金天会七年(1129)于县置威州。蒙古宪宗二年(1
西汉琅邪(治今山东诸城)人,字少季。以明经为郡文学。元帝时,任司隶校尉,刺举无所避。侍中许章以外戚贵幸,不奉法度,纵容宾客犯事,乃举节欲收捕之,元帝以此收其节。司隶去节自此始。后徙城门校尉。因上书告光
十六国时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晋末任辽西太守。前燕主慕容廆破鲜卑段氏,礼而用之。廆立郡以统中原流人,以耽等为谋主,委以庶政。先后历军咨祭酒、东夷校尉。其子骛及侄裕皆仕燕任要职。
元元贞元年(1295)升安福县为州。治今江西安福县。属吉安路。明初复降为县。
1447—1533明山东沂州(今临沂)人,字廷采。成化进士。为登封知县,历两京御史。弘治十四年(1501),以南京鸿胪寺卿拜右佥都御史,理两浙盐政。十七年巡抚保定,疏劾太监擅权之弊。正德六年(1511
南宋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字黄中。绍兴进士。调崇仁尉,教授南安军。孝宗即位,迁屯田员外郎、恭王府直讲。上言指斥大臣、权贵,因而得罪,出知江州。后以吏部员外郎召还,历庆王府直讲、右司员外郎、太常少卿。
?—1282元回回人。生于中亚忽毡河(今锡尔河)畔别纳客忒(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初为弘吉剌部贵族按陈之属民,因充察必皇后的佞人入宫,为忽必烈赏识。中统二年(1261),为上都同知。次年,领中书
清碑刻。天聪四年(1630)为纪念乌斯藏人喇嘛斡禄打儿罕囊素敕建。碑阳系老满文,碑阴为汉文,记有清朝开国人物,如佟养性、宁完我、石廷柱以及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等,对研究清史、满族宗教信仰及老满文均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