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国信所
官署名。北宋景德四年(1007)置管勾往来国信司,属内侍省。后改称。掌宋辽通使交聘事务,管勾官二人,以都知、押班充任。元丰改制后属鸿胪寺。南宋并归礼部。
官署名。北宋景德四年(1007)置管勾往来国信司,属内侍省。后改称。掌宋辽通使交聘事务,管勾官二人,以都知、押班充任。元丰改制后属鸿胪寺。南宋并归礼部。
官名。南朝宋孝武帝改都水使者置,职掌同。后复旧称。
即“宣太后”。
?—691唐河南洛阳人,后徙郿县(今陕西眉县东)。丘行恭子。永淳初,为左金吾将军。文明元年(684),奉武后命,于巴州迫废太子李贤自杀。后归罪之,左迁叠州刺史。复入为左金吾将军,深见亲委。受诏推审刑狱
都江堰工程的一部分。参见“都江堰”。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清政府为筹备立宪先期制定的宪法纲要。共二十三条。由“君上大权”与“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前者属“正文”,共十四条。后者属“附录”,共九条。规定皇统永远世袭、皇权不可侵
书名。清凌惕安撰。全书分五篇,九十二章,约六十万字。记咸丰四年(1854)至同治十二年(1873)间贵州汉、苗、回等各族农民起义,以及清廷派兵镇压的史实。纪事本末体,所引辑资料较全,记叙亦比较客观,具
用以随葬的器物模型。以竹、木、陶等仿实用器具制成。《礼记·檀弓上》:“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据考古发掘,西周以前的墓葬未见有用明器者,战国始有非实用的仿铜陶礼器,又有陶俑、木俑等,当即明器。及至汉代,
即奴婢。参见“僮”、“奴婢”。
明永乐七年(1409)置,以安置北方降人。隶辽东都指挥使司。治所在三万卫城,即开元城,在今辽宁开原北。后徙置今辽宁辽阳市,与都司及定辽中卫等五卫同治一城。
今河南登封市北之嵩山。《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汉书·地理志》颍川郡崈高县:“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庙。古文以嵩高为外方山也。”参见“嵩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