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氏
周代古国名。即“杜”。
周代古国名。即“杜”。
即“乌思藏”。
官名。清代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笔帖式。
官署名。唐宝应二年(763)置。掌考核官吏。京察与御史台、外察与诸道观察使共同进行,各访察官吏善恶,其功过稍大,事当奏者,立案成便奏,每年九月三十日以前具状报吏部考功司;其功过稍小,理堪惩劝者,立案报
本平夏城,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升为怀德军。治今宁夏固原县西北。属秦凤路。辖境相当于今宁夏同心、海原及固原等县部分地,后废。
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单桥村。明时桥跨滹沱河。建文三年(1401)燕王朱棣战败平安等于此。宣德初,宣宗征高煦还,在此驻跸。
即“中法混合军”。
明清国子监贡生、监生学习之场所。即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分设助教、学正、学录等学官掌教务。
西汉置。治今广西桂平市东南。属郁林郡。唐属绣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并入桂平县。
五代梁开平元年(907)改东都(今河南开封市)北面中门酸枣门为兴和门,后晋天福三年(938)改为玄化门。《资治通鉴》:后汉乾祐三年(950),郭威南下,汉主御之,诸军逃溃,汉主还宫“至玄化门”。权知开
官库名。宋置。属光禄寺。掌预备膳食荐羞之物,以供太官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