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书房
清内廷机构之一。在紫禁城内月华门南。旧为清圣祖读书处,后选翰林文人才品兼优者于此办事,或代拟谕旨,或备咨询,或讲求学业。康熙十六年(1677)命侍讲学士张英、内阁学士衔高士奇供奉内廷,为南书房入值之始。因其接近皇帝,故视为清要之地,入者以为荣。
清内廷机构之一。在紫禁城内月华门南。旧为清圣祖读书处,后选翰林文人才品兼优者于此办事,或代拟谕旨,或备咨询,或讲求学业。康熙十六年(1677)命侍讲学士张英、内阁学士衔高士奇供奉内廷,为南书房入值之始。因其接近皇帝,故视为清要之地,入者以为荣。
1834—1865清广西藤县人。李秀成堂弟。咸丰元年(1851)参加太平军。七年授侍天福。八年升左军主将,驻芜湖,主持皖南军务,在宁国破清兵,斩清浙江提督邓绍良。十年会同李秀成等击溃江南大营,以功封侍
又名毛线绣。系用各种颜色的优质毛线,将图案绣制在坚硬、特制的网眼布(钢丝布)上而成。中国的毛线织绣,西汉时期已由新疆流传到中原等地,多为坐垫、褡裢等生活用品。将彩色毛线绣在有网眼的钢丝布上的绒绣,二十
书名。明陆釴撰。一卷。杂记弘治前后时事,可补正史缺略。
1793—1867清广东花县(今花都)人,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籲门。道光进士。历任编修、侍讲学士、御史、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道光三十年(1850)擢湖南巡抚。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长沙,闭城固守
1103—1170南宋襄阳谷城(今属湖北)人,寓居台州,字瞻叔,号汉滨。绍兴进士。累迁太府少卿、总领四川财赋。孝宗时,除户部侍郎、川陕宣谕使,擢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依附汤思退,力主和议,专以割地
书名。又称《西京黄图》,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始见著录,题为“《黄图》一卷”。三国魏如淳注《汉书》曾引及此书,可见原书当成于汉末或去汉未远之时。书本有图有记,图久佚,文字部分经后人辑理成书,所记为
见“岭北行省”。
书名。明末清初严衍撰,清张敦仁删辑。分上、中、下卷。严衍撰《资治通鉴补正》二百九十四卷,张敦仁于嘉庆间读其书,以如此巨大卷帙,刊刻实在不易,乃取其补正《资治通鉴》原文者,逐卷汇录之,缩巨帙为一小册,于
旧内蒙古六盟中的东部四盟,即哲里木、卓索图、昭乌达、锡林郭勒四盟。卓索图盟于1950年撤销,划归热河、辽宁、内蒙古三省区(热河于1955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辽宁)。
唐龙朔二年(662)至神龙元年(705)改左右千牛卫为左右奉宸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