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地方正职政务官。《管子· 立政》: “分乡以为五州,州为之长。”《国语·齐语》: “桓公令官长,期而书伐。”韦昭注: “官长,长官也。”②春秋战国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次序; 其最先者。《左传· 隐公十一年》: “滕侯、薛侯来朝,争长。”③秦汉以后多用为朝廷各机构或地方行政长官或次官称号。


官名,为县长的省称。《后汉书·孝章帝纪》:“夏五月辛酉,初举孝廉,郎中宽博有谋,任典城者,以补长、相。”注:“任堪使也。典,主也。长谓县长,相谓侯相。”又“凤皇、黄龙所见亭部无出二年租赋。加赐男子爵,人二级;先见者帛二十匹,近者三匹,太守三十匹,令、长十五匹,丞、尉半之。”又《后汉书·孝和帝纪》:“既而悉以所选郎出补长、相。”注:“长,县长;相,侯相也。”《十三州志》云:“县为侯邑,则令、相,秩随令、长本秩。”

猜你喜欢

  • 看详赏功房

    官名。南宋置,为枢密院承旨司属官。孝宗初年,以尚书左右司郎官兼领其事。

  • 都亭驿

    见“怀信驿”。

  • 丹书

    ① “丹书铁券”省称。《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详“丹书铁契”。② 帝王诏书别称。亦称丹诏。③ 春秋时文书的一种。以丹书罪或籍,故称。《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斐豹隶

  • 官名。西周置。管理场圃的官吏。《同簋铭》:“王命同左右吴大父,司场、林、虞、牧。”《国语·周语上》: “场协入。”韦昭注: “场入掌场圃,委积珍物,敛而藏之也。”官名。西周设置,金文作“易”或“陽”。

  • 州伯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州行政的长官。《礼记·内则》: “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官名。也称“州长”,掌其州的教治政令等。《礼记·内则》下:“州史献诸州伯,州伯令藏诸州府。”管辖一方或若干部族的诸

  • 太子酒局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子家令寺食官署。长官为丞。

  • 判水部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水部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 上军校尉

    官名。东汉中平五年(188)初置,西园八校尉之一。灵帝以小黄门蹇硕任之,统余七校尉。官名,灵帝初置,为西园八校尉之一,掌屯卫兵,是仅次于将军的武官。《后汉书·孝灵帝纪》:“上军校尉蹇硕下狱死。”参看“

  • 东宫步兵校尉

    即“太子步兵校尉”。

  • 秦朝以前以嘉偶曰妃。后世渐专指皇帝之妾及太子、王侯之妻。《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怨耦曰仇。”《说文解字注》:“妃本上下通称,后人以为贵称耳。”皇帝妃各朝名号繁多,称谓不一。参见各条。1、在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