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部落联盟议事会

部落联盟议事会

部落联盟的权力机关。各部落酋长都是议事会的成员,军事问题和一般重要事项都要由议事会讨论。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时,四岳举鲧治水,尧虽然不同意,但仍服从四岳十二牧的决议(见《史记·五帝本纪》)。尧舜时有“禅让”的故事,尧老传位于舜,舜老又传位于禹,中间虽也经过明争暗斗,但最后也都是得到四岳、十二牧的同意的。可见部落联盟的首领一切事情都得听命于议事会,这正是军事民主主义的特点。军事民主主义的出现,意味着原始社会已到尽头。因为按地域相结合的部落联盟已经超出了血缘的界限,是氏族机构到国家的过渡形态。正因为这时已处于原始社会的尽头,战争已成为掠取财富的手段,军事首长或氏族、部落首领的权力和财富迅速增长,成为部落中的显贵,部落联盟的议事会也随着蜕变为贵族的议事会机关,据《尚书·尧典》记载,舜担任大酋长时对部落联盟议事会进行了改革,设置了司徒、司空、后稷、共工、士、秩宗、虞、典乐、纳言九种官职,合称九官。又有四岳,职参谋议;十二牧代表部落联盟督察本部落。议事会已成为阶级社会权力机构的雏型。

猜你喜欢

  • 主衣

    官名。南朝皆置,掌御用衣服器玩,皇帝、后宫、东宫、诸王均置,宋为女官,准二卫五品,敕吏比六品; 梁置东宫主衣局,多用左右亲信,以寒人充任。北魏亦置。北齐有主衣局,隶门下省。唐朝殿中省尚衣局置十六员,诸

  • 民政部承政厅

    官署名。清末民政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一部总汇之事,凡承办机密,考核员司,编存文卷,筹核经费各事皆属焉。辖机要、文牍、会计、庶务四科及递折处、电报处。置左、右丞各一人,员外郎、

  • 长宁宫提辖司

    官署名。辽北面官。掌长宁宫所属各地兵丁,共有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四处提辖司。

  • 省行政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自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一月八日,颁布《画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简称《画一令》)至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颁布《省官制》止,在这一时期中省的行政机关称为行

  • 桂坊司直

    官名。唐置,见“桂坊”。

  • 参军

    官名。亦作“参军事”。东汉末车骑将军幕府置为僚属,掌参谋军务。曹操为丞相时,总揽军政,其僚属常有参丞相军事之名,职任颇重。西晋公以上领兵持节都督者,置参军六人,协助治理府事。东晋公府等所设僚属诸曹置,

  • 委署蓝翎长

    武官名。清置,属前锋营,掌分辖营众,见“前锋营”。

  • 吏房

    官署名。唐朝置,为五房之一。玄宗开元(713—741)中设于政事堂,与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北宋初期,设于中书门下,为六房之一。掌后妃、诸王、公主册封,驸马除拜,京官、幕职州县官注拟

  • 太后两宫主藏

    官名。金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秩从八品;掌库藏之事。有副主藏为其副职。

  • 小司市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市司次官,员一人,佐司市下大夫掌本司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司市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