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 选官方式之一。相传起源于上古禅让之时。《尚书·舜典》:“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孔颖达疏: 试,“试以治民之难事”。后世用为选官之法。《诗经·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毛亨传: “私人,私家人也。是试用于百官也。”② 官制用语。汉制,任用官吏有试、守之制,试者为期一年,仅得半俸。若试用称职,满岁为真,得全俸。唐武则天时定试官之法,凡存抚使所举之人,不论贤愚,悉加擢用,高者试凤阁舍人、给事中,次者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宋神宗元丰四年 (1081) 定制,除授职事官,并依寄禄官高下分行、 守、 试, 寄禄官低二品以下为“试。”辽制,朝官之官阶稍低于官职者,衔中加“”字,更低者加“”字。金制,散官高于职事者带“”字,职事高于散官一品者带“”字、二品者带“”字。品同者不用此制。明朝有试百户、千户,试御史等。


1、考试。《周礼·夏官·稿人》:“试其弓弩。”

2、试用。试其能否为官,能者留(任官),不能者去。《汉书·高祖本纪》:“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

3、试任高级官吏。低级官吏,担任比其职位高的官吏,未升迁,而试其能否胜任。《宋史·辛弃疾传》:“进宝文阁待制,又进龙图阁……试兵部侍郎。”龙图阁待制为从四品,兵部侍郎为从三品。《宋史·职官九》:“凡除职事官,以寄禄官品之高下为准:高一品已上为行,下一品为守,下二品已下为试。”“已”同“以”。

猜你喜欢

  • 秉铎

    爵名。西汉武功爵第六级。武帝时因军国财用不足,故置赏官,名曰武功爵,令民买之,每级十七万。爵至第五级官首即可优先除补官吏。1、爵名。为汉武帝所制武功爵的第六级。《史记·平准书》:“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

  • 羽林士

    官名,汉置,俸比三百石,掌送从。《后汉书·孝顺帝纪》:“乃召公卿百僚,使虎贲、羽林士屯南北宫诸门。”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又取从军事死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光武

  • 回回司天监令

    官名。明洪武元年(1368)沿元制置回回司天监。设监令一人为长官,正四品,以回回人充任。三年,改名回回钦天监令。

  • 百夷馆

    官署名。明清翻译各族语言文字的机构。置于明成祖永乐五年 (1407),隶提督四夷馆。设译字生、通事。清初沿置,隶翰林院,乾隆十三年(1748)并入礼部。

  • 疾恶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诏举,冯万石等及第。

  • 忠信将军

    参见“十忠将军”。官名。将军名号,梁设此将军。见《隋书·百官上》。

  • 正奉大夫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正四品上阶文散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徽宗大观二年(1108),又改右光禄大夫置,为正三品文臣寄禄官。金、元亦置,为四十二阶文散官第十二阶。金从三品上; 元从二品,

  • 计置司

    官署名。宋仁宗天圣元年 (1023) 置,以枢密副使张士逊、参知政事吕夷简、鲁宗道总领,掌考校茶、盐、矾税岁入登耗,更立新法。

  • 奏事官

    官名。金朝枢密院置,掌承受、传宣圣旨,有必须奏请皇帝裁夺之事,则入殿上章题奏,参与省院议事,记所议之事立为“检目”呈复。须赴尚书省议论之事,议论既定,由奏事官与省左右司官共同拟奏,呈复相臣。官名。金置

  • 典北水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