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行台尚书省

行台尚书省

官署名,简称行台省。隋文帝初于诸道设置,有河北道、河南道、西南道、山南道、淮南道等行台尚书省,设尚书令、仆射各一员为长贰; 兵部尚书一员兼吏部、礼部,度支尚书一员兼都官、工部;丞一员,左、右任置; 都事四员; 又有考功侍郎一员兼吏部、爵部、司勋,礼部侍郎一员兼祠部、主客,膳部侍郎一员,兵部侍郎一员兼职方,驾部侍郎一员,库部侍郎一员,刑部侍郎一员兼都官、司门,度支侍郎一员兼仓部,户部侍郎一员兼比部,金部侍郎一员,工部侍郎一员,屯田侍郎一员兼水部、虞部; 又置食货、农圃、武器、百工诸监,正、副监各一员及丞、录事等员。唐高祖武德(618—626)初,以诸道军务事繁,分置于益州道、襄州道、东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东道,掌管内军政,有令一员、仆射一员,丞一员左右任置,都事、主事各二员; 兵部尚书一员兼掌吏部、礼部事,领考功郎中一员、主事二员,膳部郎中一员、主事二员; 民部尚书一员兼掌刑部、工部事,领仓部郎中一员、主事二员,刑部郎中一员、主事二员,屯田郎中一员、主事二员; 食货监一员兼掌农圃监事,丞一员; 武器监一员兼掌百工监事,丞二员,两监并有录事、典事等员; 武德五年罢山东道行台,九年余道并省。金朝置,掌管内政务,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罢刘豫伪齐政权,置于汴京(今河南开封),隶尚书省,置左、右丞相,天眷元年(1138)以河南、陕西地还宋朝,遂改置于燕京(今北京),三年复移置于汴,皇统二年(1142)定其官品皆比中台(中央尚书省)低一等,海陵主天德二年(1150)罢,政令统一于朝廷。

猜你喜欢

  • 国史

    ①古代史官的泛称。《毛诗·关睢序》: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孔颖达疏: “国史者,周官大史、小史、外史、御史之等皆是也。”②三国吴“左国史”、“右国史”的简称。国家的史官。《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序》

  • 内记名

    选官制度。清朝对因保举而由军机处记名者之称呼,以别于吏部之“存记”。凡此等人员升官得缺较易。

  • 掌历

    官名。明朝内府二十四衙门各监、司、局及内府各供用库多有设置,无定员。伎术官名。元置,属太史院,秩正八品,员额一人,掌编制历书。

  • 司宪

    ① 官署名。(1)西魏、北周秋官府置,掌刑罚,处治犯罪,并参预撰定刑律。长官为中大夫,置二员; 有上士二员,统中士、下士若干。(2) 即尚书省刑部头司,唐玄宗天宝十一载 (752) 改,肃宗至德二载

  • 山陵使

    使职名。唐太宗贞观(627—649)中始置,掌议帝后陵寝制度、监造帝后陵寝,阎立德曾充任。昭宗天祐元年(904) 遇弑,以平章事裴枢充山陵礼仪使、独孤损充山陵使、权知河南尹韦震充山陵桥道使,行安葬大礼

  • 防阁

    ①官名。南朝宋时,为诸王置,选勇略之士充任,以防卫斋阁,亦称防阁将军。齐、梁皆沿置。北魏时亦为诸王置,皆为诸王亲信。北齐时皇子及诸王国置,员四人,皇子防阁为九品上。②官员享受的待遇。唐朝京师文武职事官

  • 提刑司

    官署名。宋朝提点刑狱司简称,或称宪司、宪台。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始于诸路转运司置提点刑狱官,后设专司。掌本路郡县之庶狱,核其情实而覆以法,督治奸盗,申理冤滥,并岁察所部官吏,保任廉能,劾奏冒法。

  • 紫微省

    官署名。即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五年复名中书省。参见“中书省”。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改中书令称紫微令,改中书侍郎称紫微侍郎。见《新唐书·百官二·中书省》注。参看“中

  • 坊事

    官名。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9) 内侍省太子内坊局置,五人,从八品下,与导客舍人共掌序导宾客之事。

  • 生药库

    官署名。明清太医院所属机构,亦称“药库”。掌验收、管理各省解送及本院买办之药材。明设大使、副使各一人,掌库事,另有礼部委官一员稽察之。清沿置,初属礼部,顺治十六年(1659)改隶太医院。设管理药库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