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行军司马

行军司马

官名。西魏、北周时有军事行动时临时设置,事迄即罢。尉迟炯伐蜀时,柳敏自吏部郎中任此职,掌军中筹略。唐、五代时置为节度使主要幕僚,掌本镇军符号令、军籍、兵械、粮廪、赐予等事务,权任甚重。唐德宗以后,常继位为节度使,有“副倅”之称。文宗开成(836—840)时一度省罢,晚唐复置。元帅、都统开府时亦置,所掌同。辽袭唐制,亦在节度使下置此职。宋朝列为散官,无职掌,常用以安置责降官。党项亦本唐制而置,设于节度使衙门。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李继迁占银州,预署官职设之。李德明在位时,设行军左、右司马,掌军事重任。


官名。三国魏咸熙元年,司马昭挟魏帝止长安,时百官皆在邺,便以山涛为行军司马镇邺。行军司马之名始于此。唐代兵马元帅、节度使都置行军司马,掌佐军政。另有行军左司马、行军右司马,位在行军司马之下。《新唐书·百官四下·外官》:“天下兵马元帅、副元帅、都统、副都统、行军长史、行军司马、行军左司马、行军右司马……行军司马,掌弼戎政,居则习蒐狩,有役则申战守之法,器械、粮糒、军籍、赐予皆专焉。”

猜你喜欢

  • 北部给事中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派驻北部曹的官员,负责监察北部曹事务以及巡视北边州郡。地位较北部给事为高。《魏书·杨播传》:“ (播) 擢为中散,累迁给事,领中起部曹。”“进北部给事中,诏播巡行北边,高祖亲送及户

  • 提刑转运司

    见“按察司”。

  • 果毅将军

    官名。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军置。于中营制将军下,设左、右、前、后各一人;其他四营制将军下,各设左、右二人,四品。与制将军同为本营大帅。

  • 镇左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为八镇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二班,止授予在京师任职之官。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二班。陈沿置,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武官

  • 上都柴炭局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秩从六品。十六年,改提举司,升从五品。成宗大德八年(1304),复降为局,正七品。隶宣徽院,置大使、副使各二员。

  • 太宰令丞

    官名。汉代太常的属官有太宰令及丞。令,东汉时秩六百石。掌管宰工鼎俎馔食之物,祭祀时陈馔具。据《汉官》所载,有“员吏四十二人,宰二百四十二人,屠者七十三人,卫士一十五人”。

  • 三唱三注

    唐代铨选中的注官手续。唐制,铨试合格后注官,得参考选人意愿,即《新唐书·百官志下》所谓“询其便利而拟”,选人不同意所拟官职,可以要求重新注拟,经三次注官唱名仍不同意时可以等候下届注拟。下届冬集时可免试

  • 仪卫副

    官名。明朝王府仪卫司副长官。详见“仪卫司”。

  • 属国都尉

    官名。即管理属国事务的行政长官。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置五属国于西北边郡,安置内附匈奴族,沿其旧俗,置匈奴官号,而设都尉主之,掌民政军事,兼负戍卫边塞之责,秩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候、千人等。初隶

  • 太子屯卫校尉

    官名。北齐东宫侍从武官,“太子三校”之一。员二人,五品下。东宫武官名。北齐置,见“左右卫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