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蒙疆善后委员会

蒙疆善后委员会

官署名。民国十一年 (公元1922年) 陆军部组织蒙疆善后委员会,由陆军总长兼任会长。同年十月三十一日北洋政府公布《蒙疆善后委员会条例》,蒙疆善后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由总统特派;委员十二人,由委员长就各部院适当人选中遴选呈请派充:秘书长一人,秘书三人。次年一月增加专任委员若干人。同年五月十一日本会裁撤,同日特任冯玉祥为西北边防督办。

猜你喜欢

  • 宫傅

    即“太子少傅”。见“宫衔”。

  • 右厨

    官署名。战国置。主管饮食的机构。《三代吉金文存》卷二第五三页著录有战国铭刻“右䏭”之称。

  • 印务笔帖式

    官名。清置于八旗都统衙门,于监生、甲兵内选充,掌文书档案等事务。

  • 儒学训导

    学官名。明清两朝的府学、州学、县学都设此官,其责任为帮助教授或学正或教谕教诲所属生徒。见《明史·职官四·儒学》、《清史稿·职官三·儒学》。

  • 尚右郎官

    官名。南宋以吏部郎官改称,参掌尚书右选之事。

  • 二等艺师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 设。 无定额, 正七品。 于部属农事试验场任职。以专科学校毕业试用合格者奏补。官名,清朝光绪32年(公元1906年)置,属农工商部,无固定人数,正七品

  • 边铺军

    金代镇防军之一。于河南、陕西与南宋、西夏毗邻地区编练百姓组成,以居守边界。

  • 三郎

    秦汉时郎官的合称。其内涵说法不一。或谓中郎、外郎、散郎。又有议郎、中郎、散郎或郎中、车郎、户郎说。又,北魏内三郎省称。秦汉时三种郎官的合称,至于具体指哪三种郎官,说法不一。《史记·秦始皇本纪》:“乃行

  • 彰愍官马群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掌彰愍宫马群牧养蕃息之事。

  • 福建道

    官署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设监察御史七人。南京都察院亦设三人。在本道之外协管户部,承运、赃罚等库,在京金吾后等十卫,及直隶常州、池州二府,定边、开平中屯二卫,美峪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