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群牧司

群牧司

官署名。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置,掌国马饲养之事。设群牧制置使,以枢密使或副使兼领; 同群牧制置使,以曾历中书、枢密院及使相、宣徽使、节传使者充任; 群牧使,以两省以上官充任; 同群牧使,以待制以上充任; 群牧副使,以閤门使以上及内侍都知充任; 群牧都监,以诸司使以上充任; 群牧判官,以京朝官充任。同群牧使以上诸使不常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并入太仆寺。辽朝凡置七处,各设群牧使、群牧副使。西夏亦置,西夏语音“能合啰”,属中等司。金朝置群牧所,女真语称“乌鲁古”,掌检校群牧畜养蕃息之事。


官署名。宋置,“掌内外厩牧之事,周知国马之政,而察其登耗焉。凡受宣诏、文牒,则以时下于院、监。其官有制置使一人、使、副各一人,都监二人、判官二人等。见《宋史·职官四》。

猜你喜欢

  • 阙士

    宋朝士名。徽宗政和八年(1118)置,以赐在学选人,从七品。

  • 全国经界局

    官署名。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 (公元1915年)一月设置,掌办全国土地的调查、测丈、登记。设督办一人,为特任官,直属大总统。局内分置总务处与清丈处,共分六科办事。设处长二人,科长六人,科员十二至十六人,

  • 额外笔帖式

    官名。清朝笔帖式之一种。即指定员之外所设者,如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设有。详见“笔帖式”。

  • 承宣

    官名。①即枢密院承旨,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改。② 宋朝承宣使省称。1、官名。五代时后晋高祖天福五年改枢密院承旨为承宣。宋朝改方镇留后官为承宣使。参看《旧五代史·晋高祖纪》和“承宣使”条。2、官署

  • 集贤殿书院押院中使

    官名。唐朝中书省集贤殿书院置一员,掌出入、宣进奏,领宦官以监守院门。

  • 尚书左丞

    官名。东汉始置,为尚书台佐贰官,居尚书右丞上,秩四百石。总领尚书台庶务,主管吏民章奏及台内小吏。魏、晋、南朝为尚书省佐官,位次尚书,与右丞共掌尚书都省庶务,率诸都令史监督稽核诸尚书曹、郎曹政务,督录近

  • 内史次大夫

    “小内史下大夫”的别称。

  • 五营校督

    官名。三国魏置。《三国志·毋丘俭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太和(227—233)中,(文钦)为五营校督,出为牙门将。”一说五营即北军中候所监北军五营。官名,三国魏置,掌统五营兵。《三国志·魏书·毋丘俭

  • 行人司左司副

    官名。明置为行人司副长官,左、右各一人,从七品,协司正掌司事。

  • 里门亭长

    乡吏名。汉代居延边塞,里有门亭,设门亭长,掌守护里门,监视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