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署丞

署丞

官名。署之次官。秦汉至南北朝作为署令或署长副职之泛称,品秩高低不等。隋唐五代之九寺、少府、将作、都水、长秋诸监、太子三寺下属各署均设,为署之次官。分为上、中、下三等。隋朝上署丞正九品,中署丞从九品上,下署丞从九品。唐朝上署丞从八品下,中署丞正九品上,下署丞正九品下。明朝光禄寺所属大官、珍馐、良酝、掌醢四署各设四人,从七品,为各署次官,佐长官署正掌署事。鸿胪寺所属司仪、司宾二署各设一人,正九品,为二署之主官,掌署事。又,洪武初,太常寺所属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先农坛、帝王庙等各祠祭署均设,亦为各署次官。二十四年(1391),改称“祀丞”。清朝光禄寺四署各设二人,为满员,从七品。乐部所属和声署设满、汉各一人,神乐署设左、右署丞各一人。均为署之次官,从八品。

猜你喜欢

  • 太史院教授

    学官名。元置,属太史院。秩从八品,员额一人,掌以天文历象教天文生。

  • 司文监

    官署名。明洪武九年(1376)始置。设令一人,正六品; 丞二人,从六品。后改令正七品,丞正八品。参掌给授诰敕之事。十年罢。

  • 致政

    ① 辞官。《礼记·王制》: “七十而致政”。郑玄注: “致政,还君事。”②归还所掌政权。《周礼·天官·冢宰》郑玄注: “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营邑于土中,七年,致政成王。”

  • 陆军部承政司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宣统二年 (1910) 改承政厅设。掌本部文牍收发、经费出入、各官功过并全部庶务,凡不隶他司及应会同各司办理事项皆归管理。辖秘书、典章、庶务、收支四科。设司长一人,掌司事,

  • 厩牧典乘

    官名。见“太子厩牧署典乘”。

  • 点检文字

    官名。宋朝国史院属官,掌文字校对之事。

  • 判虞部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虞部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 贤王

    官名,汉时匈奴置,分左右,为匈奴最高级官员,是依次当为单于(匈奴国君)的。《汉书·匈奴传上》:“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

  • 才高位下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不遇类科目。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诏举,冯万石等三人及第。

  • 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

    “剿匪”总司令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八月二十一日行政院令公布的《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组织规程》的规定,剿匪总司令部得斟酌需要,报请行政院核准设置政务委员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