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秘书令

秘书令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后置,典尚书奏事,兼掌图书秘记,为亲近机要之职。魏文帝黄初(220—226)初罢,改设秘书监,掌艺文图籍,另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三国蜀置,秩六百石,管理图书,参预起草诏令文书。北魏孝文帝亦置,为秘书省次官,位在秘书监下。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典禁中图书、主持修史,参预议定制度。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时又有“内秘书令”。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秘书监置,为秘书省长官,从二品。


官名,东汉末年曹操为魏王时置,掌尚书奏事,兼掌图书秘籍。魏文帝改秘书令为秘书监,掌艺文图籍;由中书令掌尚书奏事。三国蜀也置秘书令,掌图书管理,参与起草诏令文书。晋和南朝宋称秘书监,梁陈称秘书省。后周称监,领著作监,掌修国史。隋炀帝增置少监,后又改少监为令。见《晋书·职官志·秘书监》、《宋书·百官下·秘书监》、《通典·职官八·秘书监》。

猜你喜欢

  • 节度州

    以节度使为长官之州。宋朝为三品州,高于观察州,为六等州之第二等,节度使不赴镇者,则以他官判、知,属官有节度判官、节度掌书记、节度推官,又有节度副使专授左降官。辽朝节度州设节度使、节度副使,为正副长官,

  • 吏卒

    汉朝为吏与士卒的合称。晋朝指给官府役使者。凡高级官员均给车服吏卒。

  • 殿前都点检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军官置,设殿前都点检、副点检,掌御帐宿卫,多用契丹人。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置,统亲军以行从宿卫,掌关防门禁,置殿前都点检、殿前左副都点检、殿前右副都点检,分别兼侍卫将军正、副都指

  • 文班太保

    官名。辽置,为文班司的主官。见“文班司”。

  • 亚大夫

    爵名。春秋时郑国置。相当别国的“中大夫”。《左传·昭公七年》:“朔于敝邑,亚大夫也; 其官,马师也。”

  • 奚王府舍利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掌奚六部贵族子弟之从军者。设详稳等职。

  • 理官

    大理寺官通称。司法官。《汉书·艺文志》:“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 审理副

    官名。明朝诸王府审理所均置,一人,正七品,佐审理正掌推按刑狱之事。嘉靖四十四年(1565)革。

  • 五军营

    军事编制。明朝京军三大营之一。永乐二十二年 (1424) 置。所统马步军分为中军,左、右哨,左、右掖。并以围子手、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隶附。以勋臣二人提督,并设提督内臣一人。坐营官一人。下设把总

  • 奉化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专施用于境外,武帝大通三年(529) 定与度嶂将军同班,拟猛烈将军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