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司互察
宋制,诸监司之间得相互监察。依《职制令》规定,“诸官司无按察官而有违法及不公事者,发运监司按察奏,发运监司互相察觉;其经略、按抚、发运监司属官, 听逐互行按举。诸所部官有犯,监司、郡守依法按治,不得倚阁俸给, 仍许诸司互察。”
宋制,诸监司之间得相互监察。依《职制令》规定,“诸官司无按察官而有违法及不公事者,发运监司按察奏,发运监司互相察觉;其经略、按抚、发运监司属官, 听逐互行按举。诸所部官有犯,监司、郡守依法按治,不得倚阁俸给, 仍许诸司互察。”
官名。秦朝属典客。入汉沿置。景帝中六年(前144)典客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又名大鸿胪,乃先后改属之。为译官令副职,主汉王朝与周边各族和外国通使往来传译事宜。官名,西汉置,东汉省。为译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司门下大夫掌节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署名。南宋置,属秘书省,掌太史局之事。
官称。汉语“将军”的转译。①辽太宗会同元年(938) 定制置为鹰坊、监、治等局长。②辽朝北面帐宫。皇族、国舅及遥辇) 诸帐,均设详稳司,掌军马之事。有详稳、都监、将军、小将军等官。皇族帐并设都详稳。③
宰相衔名。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冯赟为相,因平章事字犯其父名,敕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同中书门下二品。后周世宗 显德(955—959)中,枢密使吴廷祚亦加此衔。
官名,也省称五威后帅,掌助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详见《五威将前帅》条。
官名。北魏、北齐所设诸行台高级官员,为行台尚书令副职,尚书令缺或未置,则为行台最高长官,分左、右则左居右上。隋朝置为行台省副长官,左、右任置一员,视从二品。唐高祖武德(618—626)初,诸道行台尚书
使职名。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受禅,以摄中书令张文蔚充任,奉传禅册宝,押金吾仗卫、太常卤簿等。以礼部尚书苏循副之。
官名。东汉初年曾置,旋罢。三国蜀后主景耀(258—263)中置,位次大将军。十六国前秦亦于大将军外分置左、右大将军。皆为统兵武职。将军名号,东汉光武帝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李忠传》:“忠遂与任
官名。见“太子厩牧署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