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义将军
官名。东汉置,三国蜀、十六国后赵,西秦及北魏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职员令未载,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定为四品。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三国蜀、十六国、后赵、西秦、北魏等沿置。掌帅兵征伐。《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是臣不敏,言多增咎。”注:“行参军建义将军臣阎晏……等议,辄解平任,免官禄。”
官名。东汉置,三国蜀、十六国后赵,西秦及北魏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职员令未载,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定为四品。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三国蜀、十六国、后赵、西秦、北魏等沿置。掌帅兵征伐。《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是臣不敏,言多增咎。”注:“行参军建义将军臣阎晏……等议,辄解平任,免官禄。”
官名。传说黄帝置。《唐书·宰相世系表》:“黄帝子以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
官署名。清末学务大臣所辖六处之一。光绪二十九年 (1903) 设。置总办一人,帮办数人。管理普通学科事务。三十二年,併入学部。
官署名。魏晋南北朝时代,刺史常带将军,其佐吏除承汉以来的丞与功曹,主簿,诸曹掾、史之外,仿州军府之制,多置参军。其军事重地或郡当边区有少数民族者,亦置军府,如会稽、丹阳、吴郡、吴兴、琅邪、高阳、宣城、
即“小县伯下大夫”。
官名。秦置,属治粟内史。入汉因之,景帝后元年 (前143) 更属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又属大司农,为铁市长副贰。东汉省。官名,秦置,属治粟内史,汉沿其制。为铁市长之副,佐长买卖铁制器。参
御史的别称。因御史之冠为獬豸冠,故有此别称。《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注:“《异物志》曰: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
官名。见“兵部侍郎”。
官署名。设于元泰定元年(1324),秩正三品,隶中书省兵部,掌世祖母唆鲁禾帖尼别吉大营帐差发与阿里不哥后王薛彻干位下事。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副总管各一员。官署名。元泰定元年 (公元13
官名。晋朝置,司空府属官。亦作“道桥掾”。
官名。唐有此加官,诏除而非正式加官,无职事。宋也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宋史·职官九·检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