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制造所
度量衡制造机构。国民党政府实业部设置,属全国度量衡局。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十二月五日修正公布的《全国度量衡局度量衡制造所规程》规定,分设两课:业务课,掌关于原料的购买,制成品的发行储存及文书、会计、庶务、编辑、统计事项;工务课,掌关于材料的验收整理与一切制造设备,工务的分配、督率、管理、制成品的检验与整理及其他技术事项。设所长一人,以全国度量衡局制造科科长兼任;课长二人,技术员四至八人,事务员六至十人,检定员十九至二十三人。本所得在国内重要地方分设制造厂。
度量衡制造机构。国民党政府实业部设置,属全国度量衡局。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十二月五日修正公布的《全国度量衡局度量衡制造所规程》规定,分设两课:业务课,掌关于原料的购买,制成品的发行储存及文书、会计、庶务、编辑、统计事项;工务课,掌关于材料的验收整理与一切制造设备,工务的分配、督率、管理、制成品的检验与整理及其他技术事项。设所长一人,以全国度量衡局制造科科长兼任;课长二人,技术员四至八人,事务员六至十人,检定员十九至二十三人。本所得在国内重要地方分设制造厂。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司市属官,掌管二十个市的政务。《周礼·地官》:“胥师,二十肆则一人,皆二史”,“各掌其次之政令,而平其货贿,宪刑禁焉。 察其诈伪饰行慝者而诛罚之。
海关海事部的主管。见“海事部”。
北洋政府置,为北京军政府时期礼制馆的长官,见“礼制馆”。
官名。南朝宋置,集曹长官,七品。常为“集曹行参军”省称。
官署名。民国时国民政府置,属铨叙部,设在各省,办理各该省委任职公务员的铨叙事务。设处长一人,简任、监督所属职员,总理处务。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将作院,掌制造宫内金玉冠帽、束带及金银器皿。世祖中统二年(1261),初立金玉局,秩正五品; 至元三年(1266),升为总管府。置达鲁花赤、总管各二员,正三品; 副达鲁花赤
官名。辽于上京、东京、中京、西京、南京均置处置使,属南面京官。其职掌可能是分别督察五京道所属州县官吏,如唐观察处置使之职。其官署分别称某京处置司。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掌祭祀、宴饮时各种舞蹈的教授及演出,下设司舞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
官名。金朝置,属宫师府。位在太子司藏之下,掌库藏财货出入之事。
官名。明初以南京为首都,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置行部尚书二人,侍郎四人,所属有六曹清吏司。后又分置六部,各称行在某部。十八年(公元1420年)定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六部官属移至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