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常侍

常侍

① 西汉加官名号,加之者得常侍从皇帝左右,职甚亲近。有中常侍、骑常侍、常侍骑、武骑常侍、常侍郎等名目,泛称常侍。② 中常侍、内常侍等宦官的简称。详见各条。③散骑常侍、散骑中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等官的简称。详见各条。④十六国西秦中枢长官。有左、右、中常侍,与左、右、中侍郎共执国政。⑤ 汉朝王国加官称号之一,侍从王之左右,备顾问应对。魏晋南北朝王、公等国置为属官,掌侍从左右,赞相礼仪,献替谏诤。两晋南朝及北魏皆分置左右,员额依国之大小不等。魏、晋、宋八品,梁二班至一班,陈九品。隋朝王、公、侯、伯、子、男国多置,员二人,视正八品至视从九品不等。唐初沿置,兼掌表启书疏。玄宗开元(713—741)中废。⑥渤海国官名,属巷伯局。


官名。秦置散骑和中常侍,随侍皇帝。汉朝沿用秦朝官制;到东汉时,改用宦官担任此职,可入内宫,侍从左右;掌管文书、诏令,权势很重。魏合散骑与中常侍为散骑常侍,始用文人担任此官。晋沿用魏制。隋唐内侍省有内常侍,以后历代都有散骑常侍,元以后废。参看“中常侍”、“散骑常侍”条。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车都尉》、《后汉书·百官三·中常侍》、《晋书·职官·散骑常侍》。

猜你喜欢

  • 宫闱局令丞

    官名。隋于内侍省置宫闱局,设令二人,丞三人。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改宫闱局为宫闱署,参用士人。唐复为宫闱局,属内侍省,掌宫内门禁,领无品宦官侍奉内廷、设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属吏有书令史

  • 礼乐案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礼部置。掌五礼大乐、鼓吹晏乐,朝会、上寿、飨宴,上元张灯,祠祭、朝谒、朝拜、籍田、郊庙、陵园、坛域、蕃贡。凡礼乐制度,仪注、器服、牲牢、婚姻、丧葬、赙赠

  • 左右都候

    官名合称,东汉置,指左都候和右都候,皆属卫尉,俸均六百石,掌领剑戟士在宫内巡逻;天子有所收考,左都候则缚之置车上,盖以马皮,送应送诏狱。右都候吏员二十二人,卫士四百一十六人;左都候吏员二十八人,卫士三

  • 工科

    官署名。明清六科之一。明洪武六年(1373)置。设给事中二人。初隶承敕监,后改隶通政司。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四人。南京工科亦设给事中一人。永乐(1403—1424)中六科

  • 量人

    官名。①周朝置。掌测量道路。《仪礼·大射》: “司马命量人,量侯道,与所设乏。”郑玄注:“量人,司马之属,掌量道巷涂数者。”② 《周礼》夏官之属。掌测量营造城邑宫室的土地面积。《周礼·夏官》: “量人

  • 太常卿

    汉、晋、南朝宋、齐、北魏为“太常”的尊称。南朝梁定为官名,十四班,掌宗庙祭祀礼乐宾客车舆天文学校陵园等事,领明堂、二庙、太史、太祝、廪牺、太乐、鼓吹、乘黄、北馆、典客馆等令、丞,陵监、国学及协律校尉、

  • 典壅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典壅上士佐官,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盐院官

    官名。唐置,为盐院主官,掌卖盐。见《旧唐诗·食货志上》。

  • 八作副使

    官名。宋初置,属东班诸司使。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分为东、西八作副使。通常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为从七品。徽宗政和二

  • 太弟后卫率

    参见“太弟中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