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宗伯

宗伯

官名。① 周朝始置,又称宗人,礼官之长,卿爵。掌宗室礼法及宗庙社稷祭祀礼仪。《国语·周语上》: “宗伯九之,王则大徇。”韦昭注: “宗伯,卿官,掌相王之大礼。若王不与祭则摄位。”《大戴礼记·盛德》: “父子不亲,长幼无序,君臣上下相乖,曰不可也。不和则饬宗伯。”又《周礼》列为六卿之一,为春官之长。有大、小宗伯之分职。西汉平帝元始四年(后4)改宗正而置,掌皇族事务。新莽并其官于秩宗。东汉复旧名。西魏、北周时设为春官府长官。② 明清时为礼部尚书俗称。


官名。1、掌邦礼,佐王和邦国。《尚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周礼·春官·宗伯序官》:“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宗伯又分大宗伯和小宗伯。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小宗伯为大宗伯之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见《周礼·春官·大宗伯、小宗伯》。秦称奉常,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后代改称礼部,故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礼部侍郎为小宗伯。

2、掌皇族亲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公主家令等。

猜你喜欢

  • 典天乐

    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府置,属朝内典官,员额三百人,官阶为职同指挥。参见“典乐”。

  • 太弟太师

    官名。十六国汉设,职掌辅佐储君太弟刘乂,卢志曾任此职。职掌同太子太师。参见《晋书·刘聪载记》。

  • 左翼军都统所

    官署名。辽朝置,属北面官。皇帝亲征,举大兵分为三路,左翼军都统所统领左路兵马。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行军官。设左翼军都统以统领所部。

  • 总明馆学士

    即“总明学士”。《梁书·儒林·何佟之传》: “起家扬州从事,仍为总明馆学士。”参见“总明观”。

  • 台院

    官署名。唐朝始置,为侍御史治事之所,御史台下属三院之首。初设侍御史四员,后增为六员,掌监察弹劾百官、入閤承诏、受制出使、分管御史台事务,又轮直朝堂,与给事中、中书舍人共同受理词讼,与刑部、大理寺会审重

  • 江南道

    官署名。清朝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顺治元年 (1644) 设。乾隆十四年 (1749) 设掌印监察御史满、汉各一人,监察御史满、汉各三人; 属官有笔帖式、经承等。掌稽核江南刑名,稽察户部、宝泉局、三库、

  • 典仪监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上。参见“典仪”。

  • 畿伯

    官名。周礼中有此官。西魏恭帝仿《周礼》,定六官制度。在地官大司徒中,有畿伯中大夫畿伯下大夫、小畿伯中大夫、小畿伯下大夫等。北周灭西魏以后,沿用其制。见《周书·赵文表传》。

  • 白衣三公

    “白衣三公”不是官名,意思是由平民而跃居三公之位。“白衣三公”的原文为“白衣为天子三公”,有人把它压缩为此,与官名混称。古代未做官的人称白衣,即后日的“布衣”,今日的“平民百姓”。《史记·儒林列传》:

  •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置。掌地方监察。由提刑按察司改立,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参见“肃政廉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