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委员会

委员会

(1)辛亥革命后仿照西方制度所设的议会中的组织。如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与众议院中均设全院委员会,各种常任委员会和特别委员会。民国二年 (公元1913年) 各省省议会在闭会期间亦设常驻的委员会。但国务院未予承认。国民党政府在国民大会中置代表资格审查、提案、纪律及特种委员会。省参议会中亦置驻会委员会和各种审查委员会。(2)实行委员制的各机关。北洋政府时期有外交部的法权讨论委员会,调查法权筹备委员会,司法部的特别司法事务委员会等。国民党政府时期有隶属国民政府的,如军事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政务官惩戒委员会、西京筹备委员会;隶属于行政院的有蒙藏委员会、侨务委员会、振济委员会、水利委员会以及其他各种委员会;隶属于立法院的有各种专门委员会;隶属于司法院的有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隶属于考试院的有考选委员会;还有中央政治委员会、国防最高委员会则是行施最高权力的特殊委员会。地方政府所属亦有委员会。如直属于省政府的和直属于各厅的就各有若干委员会。委员会以委员长或主任为其主官,亦有以主席为主官的。

猜你喜欢

  • 东西城长

    官名,此为东城长和西城长的合称。西汉时西域于阗国置此二官,分别为东城长官和西城长官,各掌本城政令。见《汉书·西域传·于阗国》,参看“东城长”。

  • 考功清吏司派办处

    清代考功清吏司内部机构。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七月设立,掌核办各省军功、边防、剿匪及五城水会、获盗员绅等项奖案。

  • 陕西东路转运司

    官署名。金朝地方官府,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于京兆府。长官为转运使、秩正三品。下设同知转运副使、副转运使、户籍判官等。参见 “转运司”。

  • 玄官

    官名。主祭天。《管子·幼官》: “令曰 :‘以尔壤生物共玄官,请四辅,将以礼上帝。’”

  • 门下吏

    泛指门下官吏,汉朝中央及地方长官均有门下吏,后世沿置。东晋和南朝州的军府也置功曹、主簿、录事、防阁等门下吏。汉代至南北朝谓郡县亲近之吏。门下又称閤下,为府长官治事之所。汉代官府正门一般不轻易开启,府内

  • 国务院印铸局

    北洋政府时期国务院内部机构之一。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七月十六日公布的《印铸局官制》规定,其职掌如下:一、印刷官文书用纸;二、制造勋章、徽章、印信、关防、图记等;三、刊行公报、职员录、法令全书

  • 元尉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晋国军队设军尉,负责管理给将、佐派遣驾御车马的军吏及训练士卒。元尉为中军的军尉。大夫爵。《国语·晋语七》: “公(晋悼公)知祁奚亡梁而不淫也,使为元尉。”韦昭注: “元尉,中军尉。

  • 嘉蔬署

    官署名。明成祖上林苑监属署之一。永乐五年(1407)置,设典署一人,正七品,署丞一人,正八品,录事一人,正九品。掌苑地内莳艺瓜菜,以供上用。嘉靖元年(1522)革典署、录事。参见“上林苑监”。官署名。

  • 典寺署

    官署名。北魏始置。北齐沿置,设令、丞,隶鸿胪寺。管理佛教寺庙僧侣。辖僧祗部丞一人。

  • 行营兵马都统

    官名。唐朝中后期临时设置,掌征伐,总诸道兵马,不赐旌节,兵罢则省。僖宗乾符五年(878)王铎曾充诸道行营兵马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