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仆寺

太仆寺

官署名。北齐始置,中央行政机构九寺之一,为管理宫廷车马、全国畜牧业的事务机构。政令仰承尚书省殿中尚书所辖驾部曹。设卿、少卿、丞各一员,辖骅骝,左、右龙,左、右牝,驼牛,司羊,乘黄,车府诸署,领司讼、典腊、出入三局。历朝沿置。隋、唐、五代政令仰承尚书省兵部驾部司,设卿一员、少卿二员为长贰,属官有丞、主簿、录事、兽医博士等。隋初辖骅骝、乘黄、龙厩、车府、典牧、牛羊诸署,炀帝以骅骝改隶殿内省尚乘局,又罢牛羊署,增置主乘、司库、司廪官。唐朝辖乘黄、典厩(龙厩)、典牧、车府四署,领各州诸牧监。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驭寺,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司仆寺,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后其职权渐归监牧使、闲厩使、飞龙使。北宋前期其职分隶群牧司、骐骥院诸坊监,本寺唯管理皇帝五辂及属车、后妃王公车辂、供应祭祀所需羊只,卿、少卿皆为寄禄官,置判寺事一人管理本寺,以朝官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掌车辂、厩牧之政,管理全国马政。岁末钩覆帐籍,上报兵部驾部司。哲宗元祐二年(1087)诏令其马政事务直达枢密院,不经驾部。徽宗崇宁二年(1103)诏令复依旧制不治外事,仍归驾部。设卿、少卿为长贰,丞一员助理本寺事务。辖五案十二局。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省并兵部驾部司。辽朝南面官署有之。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罢卫尉院,复置,掌牧养系官马匹、供给宫廷用马。设卿、少卿、丞各二员。二十五年起隶中书省,置提调官二员。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改名“太仆院”,武宗至大四年(1311)复旧。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改滁州群牧监为太仆寺,设卿、少卿、丞。后又于山西、北平(京)、陕西、甘肃、辽东等地分置行太仆寺,各设卿、少卿、丞。成祖定都北京后,改滁州之太仆寺为南京太仆寺,以北京行太仆寺为太仆寺,辖主簿厅、常盈库,管理京卫、畿内及山东、河南诸牧监、群、府州县之马政,诸行太仆寺分管各边卫所营堡之马政,皆听命于兵部。诸行太仆寺长官亦按治所管辖卫所镇抚首领官吏。时别有“苑马寺”,分掌各地马政,宫廷用马则由宦官所掌“御马监”管理。清初附于兵部武库司,雍正三年(1725)始建署,专掌两翼牧场之马政。设卿、少卿满汉各一员,辖左、右司及主簿厅。定期稽查寺属牧场马匹,并报兵部查核。宫廷用马归内务府上驷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省并陆军部。


官署名。北齐始置太仆寺,掌管舆马和牧畜。其长官称卿。自隋以后,历代皆置,清末始废。见《隋书·百官中·太仆寺》。

猜你喜欢

  • 公府右户曹

    公府诸曹之一。东汉太尉府置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事。东晋元帝以后公府置右户曹,设右户参军,南朝宋沿置。北魏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府设兼右户行参军。

  • 州市帅

    州市令的属员。唐制上、中、下州均置市帅,位在市佐、市史之下,无品,属于外职掌,佐市令分行检察。

  • 和戎护军

    官名。三国魏置。《三国志·王凌传》裴松之注引《魏书》: “(令狐)愚字公治,本名浚,黄初(220—226)中为和戎护军。乌丸校尉田豫讨胡有功,小违节度,愚以法绳之。”官名,三国魏置,掌领兵执法、除奸护

  • 私名赞者

    吏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太常寺置,位在守阙赞者下。

  • 青云氏

    黄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黄帝”。

  • 荆襄等处田赋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五品,隶隆禧总管府,掌荆襄等地南镇国寺田产。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 大都分府

    官署名。置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3),立于京城四隅,以备防御。

  • 奏帖

    文书名。参见“奏折”。

  • 宁河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拟略远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班阶略高,拟骁雄将军等号。

  • 官制用语。指官吏调动职务,有平迁、超迁之分。以积功久次 (功劳资历) 循序而升者为平迁,有特殊功绩或才能优异被越级提拔者为超迁。官吏贬职降级,亦称左迁。升迁,指低品位迁至高品位,或一官迁至他官、品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