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都护府

大都护府

官署名。唐高宗永徽 (650—655) 中,始于边方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护府,后又加单于、北庭等府,掌统该地区少数民族,慰抚、征讨、安辑、叙功、罚过; 有大都护、副大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及录事参军、录事、功仓户兵法诸曹参军、参军事等官。五代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只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护府。


官署名。唐朝在西北边远地区设大都护府,为该地区的最高官府,如安西大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等,负责统管区内诸蕃,并负责抚慰征讨、叙功、罚过等。大都护为大都护府长官,总判府事。大都护府设大都护一人(从二品),副大都护二人(从三品)、副都护二人(正四品上)、长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马一人(正五品下),录事参军事一人(正七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功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户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法曹参军事各一人(均正七品下)、参军事三人(正八品)。参看《旧唐书·职官三·大都护府》、《新唐书·百官四下·大都护府》。

猜你喜欢

  • 三司钱帛案

    宋代三司内部机构,为度支八案之一。掌军中春冬衣、百官俸禄、左藏钱帛、香药榷易。

  • 武毅都尉

    武散官名。清置,秩正三品。

  • 掌筵郎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上。

  • 竹使符

    汉代对军队作一般调发的凭信。《汉书·文帝纪》记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初与郡守为铜虎符, 竹使符”。颜师古注:“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

  • 大名府

    北宋陪都。又称北京。仁宗庆历二年(1042),以大名府为北京。其官属有牧、尹、少尹,司录、户曹、法曹、士曹、司理参军及文学、助教。七年,又置北京留司御史台。牧、尹以下官职掌,与开封府全同。尹阙则设知府

  • 九门巡守将军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始设。职同将军,共十八人,分守天京所开九城。

  • 太子校书

    官名。北齐置。东宫官属,从九品上。隋及唐初沿置,属门下坊司经局。隋置六人,从九品上。唐高宗龙朔二年(662)起属左春坊司经局,四人,正九品下。与太子正字同掌校刊经史。明朝詹事府司经局亦置,二人,正九品

  • 巡捕五营

    清代步军统领所属的绿营兵。详见“步军统领衙门”。

  • 骁骑府

    军事机关。唐武德五年,改左右骁骑卫为左右骁骑府,掌宫禁宿卫。其官有上将军、大将军、将军等。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十六卫·左右骁卫》注。

  • 盐茶大使

    官名。据《清朝文献通考·职官考》记载,四川省有府属盐茶大使一人,掌盐茶贸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