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领军府

右领军府

官署名。隋朝置,与左领军府同掌十二军籍帐、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唯有长史、司马、掾属、录事及功、仓、户、骑、兵曹参军,法、铠曹行参军,又置明法,隶于法司,掌律令轻重; 又统开府府 (骠骑府)、仪同府 (车骑府)。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置右屯卫,为十二卫之 一。


军事机关名,隋朝置,掌十二军籍帐、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只置长史、司马、掾属、录事、参军等官。见《隋书·百官志下》,参看“领军府”条。

猜你喜欢

  • 调补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参见“调授”。

  • 御膳房执守侍总管

    官名。清置,为御膳房长官,掌供御膳羞、各宫馔品,及各处贡献、节令宴席等。见《清史稿·职官五·宦官》。

  • 分发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任用官员之方法。京官称分衙门学习行走,外官称发省差委试用,统称分发。如新进士等分部学习行走或以知县分发差委者即是。

  • 掌法案

    官署名。宋朝太常寺与大晟府所属机构。掌礼乐之法。

  • 郡斋帅

    郡门下吏名。见“州斋帅”。

  • 健锐营掌印总统

    武官名。清置,为健锐营的主官。见“健锐营”。

  • 庆丰司郎中

    清朝内务府庆丰司之主官。额设二人。掌司事。

  • 工部郎官

    工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 三京府

    唐代京兆、河南、太原三府的合称。唐于京都置牧,以为京府正官,设别驾或长史为其佐官。但充任京都之牧者,均为未出閤的皇子,而政事由别驾(贞观末改为长史)主持,职小任大,名实相乖。至玄宗时改长史为尹,始能以

  • 里官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一说即“里尉”。掌闾里行政之长官。《管子·戒弟》: “管仲为左,隰朋参乘。朔月三日,进二子于里官。”尹知章注: “里官,谓里尉也。齐国之法,举贤必自里尉始,故令里官进二子,将旌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