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台谏制

台谏制

秦汉至明清的监察与谏官制度。秦汉以后以御史台掌监察,其对象是内外百官,但是皇帝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代表,不能对其实行监察,为使皇帝言行不致破坏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就用设谏官的办法以规正其言行。谏诤可以看作是实行监察的一种特殊形式,故御史台常与谏官合称台谏。御史台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历代均有设置,至明清始改为都察院。谏官设置亦始于秦,历代设官不一。秦有谏大夫,后改称谏议大夫,掌议论讽谏。魏晋以后又有散骑常侍,地位略高,亦掌侍从规谏。北齐时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均属集书省,隋代属门下省。唐代重视谏官,设左右二散骑常侍,分属门下、中书两省,但以官高很少任命,故谏议大夫事实上成为最高谏官。此外又有左右补阙与左右拾遗,也分属门下、中书两省,资浅者加“内供奉”字样。宋承唐制,但改补阙为司谏,拾遗为正言。但宋初司谏、正言均为寄禄官,多不预谏诤事务,实际掌谏诤事务的机构是谏院,设知谏院、同知谏院为正副主官。元丰改制废谏院,始以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分隶门下、中书两省,专掌谏诤。辽南面朝官中也有谏议大夫、补阙、拾遗等官,不过并不起实际作用。金沿宋辽旧制置谏院,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补阙、左右拾遗等官。元不设谏官。明初复置谏院,有谏议大夫、司谏、正言。旋罢废,而以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并稽察六部百司,与都察院监察十三布政司的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清初沿明制,六科为独立机构,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以六科隶都察院,于是台谏完全合而为

猜你喜欢

  • 护夷中郎将

    官名。北魏置。掌管东部少数民族事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下设护夷校尉佐之。北齐沿置,从三品官名。晋朝设有此官,或领刺史,或持节为之,掌护南夷。见《晋书·职官志》。

  • 记名

    清朝吏部奖叙制度。指官员有功,登记备考之例。凡文武官员著有勋绩,须交吏部或军机处存记其名,遇缺奏请任用。官员奖励方式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规定。记名和进等均为县知事奖励的第二等。

  • 钩盾尉

    官名,汉置,属少府,掌近池苑囿游观之处的治安,防盗贼,典兵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

  • 南府宰相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南宰相府长官。分左、右。皇族四帐世预其选,始于神册六年(921),太祖以其弟苏为南府宰相。但以后国舅族及汉人任此职者亦不少。官名。契丹遥辇氏八部分为北府与南府两个集团。南府以乙室

  • 天辟

    皇帝的称谓。《汉书·五行志》:“天子曰天辟。”

  • 灵台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掌观测天文气象。隶太常寺太史署。

  • 苍头青帻

    官奴任书记,从侍中以下,称苍头青帻。见《汉仪注》。帻:古代的一种头巾。

  • 藩储

    指太子或太子之位。《旧唐书·高宗纪下》:“大帝往在藩储,见称长者,暨升旒扆,顿异明爽。”

  • 文选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文选司。明清吏部四司之一。掌理官吏班秩迁除,平均铨法。明洪武二十九年 (1396) 改选部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洪熙元年 (1425) 南京吏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

  • 银字圆符

    即银字圆牌。参见“牌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