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南衙

南衙

①唐朝三省等中央政府机构设在皇城南,称故南衙。②辽朝南枢密院简称。


指宰相官署,也指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因其都在宫城之南,故称。相对而言,宦官为北司,其权渐重,与南衙对抗。故称南衙北司。

猜你喜欢

  • 判都理欠司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朝官充任,总领三司都理欠司之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随三司废。

  • 中太仆

    官名。西汉置,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或冠以长信、长乐等宫名。东汉因之,秩二千石,皇太后崩则省,不常置。官名,西汉置,为太后属官,掌太后舆马,不常置。因太后居长信宫、长乐宫等,故中太仆有长信太仆、长乐太

  • 黄堂

    清朝知府别称。黄堂乃古时太守之厅堂,以知府之地位略同于太守,故名。

  • 官府文书名。宋朝诸州行下属县公文,不用符者则用“帖”。其他上级府衙对下属,亦可用之。

  • 保章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保章氏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史中大夫属官,掌观测天象,以记载日月星辰的变动,并依此而辨吉凶。下设保章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督摄卤簿典兵中郎将

    官名。清乾隆时官修《历代职官表·銮仪卫》按:“考《晋书》又称陈勰为典兵中郎将,武帝每出入,持白兽旛在乘舆左右,卤簿陈列齐肃。《舆服志》载卤簿仪式亦有典兵中郎中道督摄之文。典兵中郎将为今领侍卫之职,而得

  • 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设于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掌唐兀军(又称河西军)三千人,置司于大都丽正门内。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辖九千户所。官署名。唐兀是蒙古语党项一词的音译

  • 铁路监督

    官名。清末正太铁路长官。光绪二十九年(1903)修正太铁路,设总局于石家庄,始置。品秩无定制。又称局长、总管。三十四年改为总办。掌监督总理该路建筑经营事宜。

  • 辞命

    西周、春秋战国时使节交往相互应对的言辞。《孟子·公孙丑上》: “我于辞命,则不能也。”《周礼·秋官·大行人》:“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

  • 廊下食使

    官名。唐置,由殿中侍御史二人充任,属御史台殿院。唐制,常朝日百官奏事完毕,陈列于朝堂的仪仗队先行撤走。撤仪仗后接着是议政,议政时唯留下宰臣和记注官,其余官员皆鱼贯而出, 在廊庑之下由光禄寺供给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