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史馆事
官名。见“史馆修撰”。
官名。见“史馆修撰”。
五代、宋枢密使带相印或宰相兼任枢密使者称“枢相”。宋代宰相兼任枢密使者称枢相。清代大学士任军机大臣者也称枢相。
天子议政的地方。班固《西都赋》:“左右廷中,朝堂百僚之位,萧曹魏邴,谋谟乎其上。”《后汉书·明帝纪》:“公卿百官……乃站集朝堂,奉觞上寿。”
官名。又称“寺人”或“内竖”。周朝置。未成年的近侍小臣,掌内外之令的传达。《国语·晋语四》:“文公之出也,竖头须,守藏者,不从。”韦昭注:“竖,文公内竖里凫须,公出不从,窍藏以逃,尽用以求纳公。”《周
战国秦国泛指名显于王及年俸六百石以上的高级官吏。《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可(何)谓‘宦者显大夫’? 宦及智(知)于王,及六百石吏以上,皆为‘显大夫’。”秦国称六百石以上俸禄的官为显大夫。见睡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培植花木供应鲜花盆景等用。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监军。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掌货赂置,北周沿置。秩官府宾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掌货赂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即“刑部左厅”。
军营名,东汉置,统幽并精兵,因驻黎阳,故称黎阳营,以中谒者监之,称监察黎阳营谒者。东汉时幽、冀、并三州的兵骑组织。东汉光武帝以幽、冀、并三州兵骑统一全国,故于黎阳立营,以谒者监之,担任黄河北岸的防守,
官名。见“司刑寺”。
官名。东晋南朝置,丹杨尹属官。一作“丹阳尹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