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准人

准人

官名。又称“淮夫”。西周置。主狱讼刑罚。《尚书·周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孔安国传: “准人平法,谓士官。”孔颖达疏:“准训平也。平法之人谓士官也。士,察也,察狱之官用法必当均平,故谓狱官为准人。”


泛指西周王畿内指执法之官。亦作准夫,《尚书·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伪《孔传》说:“淮人平法,谓士官。”

猜你喜欢

  • 卜大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太卜下大夫二人,为卜官之长,总掌卜筮之事。春秋时郑国设置卜大夫。《左传·昭公十八年》记郑国发生火灾“使公孙登徙大龟。”注:“登,开卜大夫。”“开”,一指刻龟,一指取阅卜占之书。

  • 度支部

    官署名。清末新设中央部院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财政处、户部改设。掌理全国财政,管理田赋、关税、榷课、漕仓、公债、货币、银行及会计度支一切事宜。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参议均各

  • 州军府禁防参军

    官名。《宋书·州郡志一》载:“秣陵令……(晋)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移治京邑,在斗场。晋恭帝元熙元年(公元419年)省扬州禁防参军,县移治其处。是东晋时扬州有禁防参军,至晋亡前一年始省。

  • 战船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战船。

  • 湖广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湖广司员外郎。①明清户部湖广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湖广部员外郎设,一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户部湖广清吏司亦设一人,皆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

  • 五军营

    军事编制。明朝京军三大营之一。永乐二十二年 (1424) 置。所统马步军分为中军,左、右哨,左、右掖。并以围子手、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隶附。以勋臣二人提督,并设提督内臣一人。坐营官一人。下设把总

  • 平津都尉

    官名。东汉灵帝光和七年 (184) 三月置。为灵帝所置八关都尉之一,掌管小平津关 (今河南省巩县西北) 。董卓入洛阳后,贾诩曾以太尉掾为之。见《后汉书·皇甫嵩传》、《三国志·贾诩传》。官名,东汉灵帝中

  • 大廉宪

    明朝按察使之别称。

  • 署史长

    官名。清朝乐部和声署属官。乾隆七年(1742)设,十六人。为鼓手及乐工之长。分掌殿廷朝会乐律及舞仪之事。

  • 右匡政

    官名。即尚书右仆射,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右仆射。官名。见“左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