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师

军师

官名。①西周至春秋已置,为军中高级参谋幕僚之职。《吕氏春秋·贵因》: “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 ‘卒病,请休之。’”汉朝如刘秀、隗嚣军中皆设,非常制。东汉末曹操置为丞相府高级幕僚,有中、前、后、左、右军师及军师祭酒等名目,分掌军国选举、刑狱法制、军务等,遂定置,地位在长史之上。三国皆置。魏大司马、大将军、三公、诸征镇将军等府皆置,主管军务,五品。蜀亦属丞相府,有军师祭酒,中、前、后军师等名目,典掌军政,兼负监军之任,位在监军之上。魏延曾以征西大将军兼前军师。吴有军师、副军师、左右军师,不隶相府,地位甚高,或以丞相、左右大司马兼任。西晋避司马师讳,改名“军司”,诸军府皆置,职掌监军。②太平天国总理军政之官。位次于天王,职权极重,实际负责天国军政之管理。初分正、又正、副、又副四员,以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为之。1851年永安封王后,各王仍保留军师原衔。石达开出走后,洪秀全曾自任军师,总理朝政。1859年洪仁玕以精忠军师辅政。后期成为荣誉职衔,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等皆得封此,比王爵为重。


官名。1、掌军国选举、刑狱、监督等(见《通典·职官十一·监军》)。《汉书·晁错传》:“明诏军师,爱士大夫。”。《后汉书·孝献帝纪》:“二十二年夏六月,丞相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

2、职如谋士,参议军谋。《后汉书·隗嚣传》:“嚣既立,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以为军师。”又《后汉书·邓禹传》:“于是以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祭酒。”

3、总理军政的官,太平天国置。据《天命诏旨书》记载辛开元年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萧朝贵为右弼正军师。

猜你喜欢

  • 铃下

    官名。①又作軨。下汉朝官署侍从小吏。三国、晋也作为门吏代称。以在铃阁之下,有警则掣铃以呼,故名。②对将帅、太守之敬称。因不敢直指其人,言将由铃下以达,犹言左右。明士志坚《表异录》十二:“唐称太守曰节下

  • 庶官

    ① 百官、众官。《尚书·周书·周官》: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②北宋前期指寄禄官,元丰改制后指侍从以外的官。非官名,犹言众官。《后汉书·孝和帝纪》:“是以庶官多非其人。”

  • 牧师菀

    汉代养马场名,其长官称令,也省称“牧师菀”,掌养马,分在河西六郡界中,中兴皆省,唯洛阳有流马菀,但以羽林郎监领。见《后汉书·百官志》。

  • 太子亲卫郎将

    官名。即太子左、右卫率府亲府次官。详见“亲府右郎将②”、“亲府左郎将②”。

  • 王官

    商、周王室的官位。《左传· 定公元年》:“若复旧职,将承王官,何故以役诸侯。”

  • 详刑寺

    官署名。即大理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 复名大理寺。参见“大理寺”。官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22年)改大理寺为详刑寺, 以详刑寺正卿与详刑寺大夫为正副长官。咸亨元年(公元6

  • 都粮料使

    官名。唐朝用兵时设置,统各军粮料使。德宗建中四年 (783),河东、泽潞、河阳、朔方四节度之师同在魏州行营,以汴西水路转运使崔纵兼魏州四节度都粮料使,总管四军给养。参见“粮料使”。

  • 禁卫军训练大臣

    官名。清末禁卫军训练处长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三人,特简,王大臣充。掌禁卫军的筹办、训练与管理事宜。宣统三年(1911)减为一人,更名禁卫军总统。民国初年裁。官名。清置,为禁卫军训练处的长官

  • 将仕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始置,属谒者台,员五十人,从八品,掌出使。唐朝定为文散官,从九品下。宋初因之。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微宗崇宁二年(1103)置为选人新阶官,取代旧阶、官军巡判官,

  • 十雄将军

    雄猛、雄威、雄明、雄烈、雄信、雄武、雄勇、雄毅、雄壮、雄健等十号将军的合称。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七班。陈改为拟六品,比秩千石。十位带“雄”字的杂号将军名的合称,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