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务司

军务司

官署名。(1) 隶属于陆军部。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设军务局,主官有局长一人。北洋政府改称军务司,其职掌如下:一、建制和编制;二、整旅计划的准备执行;三、戒严、征发;四、军队配置;五、战时各项规则;六、军纪、风纪;七、军旗;八、礼节、服制、徽章;九、各兵科、军乐队;十、各兵科军官、军士以下人员的调用和补充;十一、征募、召集、解兵、退伍;十二、军队内卫戍勤务、宪兵服务;十三、练兵场、射击场;十四、要塞、兵备;十五、重炮兵的设置和分配;十六、运输、通信、电气、电信、电灯、轻气球、飞行器;十七、水陆交通;十八、要塞建筑及其用地、要塞地带;十九、要塞司令处、陆地测量部、交通各队。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张作霖执政时改隶军事部陆军署。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陆军署亦设军务司,司内外设军事、步兵、炮工兵、骑辎兵、军牧五科,并辖有两翼军牧场、明安军牧场、商都军牧场、句容种马牧场等机构。(2) 隶属于海军部。北洋政府始设,其职掌如下:一、建制和编制;二、戒严;三、舰队配置;四、战时各项规则;五、军风、军纪;六、礼节、制服、徽章;七、军旗;八、航路和属于海军的运船;九、测绘江海各线路、军港要港;十、调制、颁布航路图志及航路通则;十一、领海界线;十二、万国航行通语;十三、调查沿江及沿海灯塔、灯杆、浮桩;十四、航海保安和颁布航路警告;十五、航行应用时表、测器、图籍的置备、分配;十六、航路人员的考绩;十七、医院和红十字会;十八、身体检查;十九、诊断伤病的免除兵役;二十、防疫和卫生;二十一、卫生人员考绩;二十二、卫生报告统计和卫生船员学术研究。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张作霖执政时改隶军事部海军署。国民党政府海军部亦设军务司,司内分设军事、医务、军港、运输四科。

猜你喜欢

  • 司膳郎中

    官名。即膳部郎中,唐玄宗天宝十一载 (752) 改,肃宗至德二载 (757) 复名膳部郎中。

  • 尚书左士郎

    参见“左士郎”。

  • 州长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每州置一人,位在乡大夫下大夫下,掌本州事务。下设州长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

  • 小司市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市司次官,员一人,佐司市下大夫掌本司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司市下大夫”。

  • 磨勘司

    官署名。西夏置,称“赤剋罗”。主持官吏考核升迁,属中等司。太祖明洪武三年(1370)亦置,设司令,司丞。十年革,十四年复设,二十年复罢。凡诸司刑名、钱粮,有冤滥隐匿者,稽其功过以闻。官署名。西夏设置,

  • 司音郎

    阶官名。金朝始置,为教坊阶官,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二阶,秩正九品上。元朝沿置,属十五阶第十二阶,正八品。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起,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九品上,称司音郎。见《金史·百官一

  • 四等县

    县的等级之一。见“一等县”。

  • 举谣言

    汉朝举士的科目之一。谣言,指民间的讽刺歌谣,即民间舆论,犹今之讽刺性的顺口溜。《后汉书·刘陶传》:“光和五年,诏公卿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注:“谣言谓听百姓讽谣善恶而黜陟之也。”

  • 毡坊使

    官名。唐置毡坊使与毯坊使,分掌毡、毯制作之事。至五代合为毡毯使,参见该条。

  • 织彩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织下大夫织彩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