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职

内职

①宫廷中由妇女担任的职务。《礼记·昏义》:“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后世以称女官。② 宫廷内的机要职务。如汉代的尚书。宋朝指枢密院正副长官、宣徽院长官、三司使副、学士等官,因诸职多由宫廷职务演变而来,故名。


1、宫中女官之职。《礼记·昏义》:“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后汉书·皇后纪》:“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

2、禁(宫)内官职。因其给事(任职)禁内,故称内职。《后汉书·伏湛传》:“光武即位,知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主)任内职,征拜尚书,使典定旧制。”

3、京都朝官之职,与外官之职相对而言。《宋史·职官志序》:“枢密、宣徽、三司使副、学士、诸司而下,谓之内职。

猜你喜欢

  • 东宫长上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杨柸曾任此职。参见《晋书·石季龙载记》。

  • 赏功案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兵部置,掌民兵酬奖之事。

  • 提督誊黄右通政

    即“誊黄右通政”。官名。明置,属通政使司。《明史·职官二》说:“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置提督誊黄右通政,不理司事,录武官黄卫所袭替之故,以征选事。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革。”

  • 官制用语,即贬官免职,同罢黜、黜免 贬黜。

  • 户部十四清吏司

    官署名。清初户部沿明十三司之制,增设江南一司,共分十四个清吏司,每司都设郎中、员外郎与主事,一般是七、八人,最多到十二人,另外有笔帖式一百二十一人,经承六十八人,分别在各司办事。各司分别掌核各该省钱粮

  • 都大提举内外制造军器所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置,掌制造器甲之事,设提举官。

  • 巡对

    唐德宗贞元七年(791)令常参官每日二人引见,问以政事,谓之巡对。

  • 左大相

    即“大东丹国中台省左大相”。

  • 县知事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掌一县行政事务。县知事为独任制,署内行政人员均称佐治员,又称掾属。署内分科办事,依照民国二年(公月1913年)一月八日公布的《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的规定,因事务的繁简

  • 前队大夫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改南阳郡为前队郡,置队大夫一人,职如太守,掌治其郡,并领郡兵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战于小长安,汉军大败。”参看“前队”条。